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0── 什麼是善,什麼是惡?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16──心流:生滅不住善惡的分辨,有的時候蠻不容易的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會傷害自己和別人,肯定就不是善的。

有一對夫妻,先生很喜歡玩股票,天天在股票市場報到,住貴賓室喝咖啡,下班回來吃個飯就睡午覺。午覺醒來,就開始跟他的朋友談股票,還喜歡占卜、問卦,搞神明靈異事。他自己開了一家公司,卻完全不管。他的太太很生氣,就天天跟他鬧,家裡天天吵不休,甚至大打出手。

她的先生對誰都不聽勸,只有我說話還聽。我勸了他,他說:「我聽師父的,等我把這支股票賺回來就收手。」結果這支賠光了,又想另外一支股票把它賺回來。最後,所有的積蓄全部賠光,外加借貸。兩夫妻就為了玩股票天天吵架。

有一次,她的先生打電話給我:「師父!我們兩個又吵架了。」「吵什麼?」我問他。「吵著要離婚,我太太說她要離婚。」先生說「不!」為什麼不?事業由太太管理,他樂得坐股票貴賓室啊!兒女也由她照顧,為什麼離婚?

就在接電話的當下,突然聽到一句:「下去了。」什麼下去了?當下我感覺到莫明奇妙,接著電話沒掛,也就斷線了。

我請法師們去他家瞭解狀況,回來說,是他家的女兒跳樓,已經送醫院。他們家住在十二樓,夫妻倆天天吵得不可開交,他們的女兒受不了,就從十二樓往下跳。

我去醫院探望他的女兒,幸好從十二樓跳下來沒有死,中途卡在某層樓突出的加蓋處,然後再掉到地上,但身體很多部位骨折受損。先在臺灣治療,再到美國醫治。

他玩股票,希望透過理財把錢再次經營,幫幫家裡的事業。「要不然我在公司……」他的老婆實在太能幹了,把公司上下打理,經營得有聲有色,變得他在公司、在家裡都沒事做。他只有在股票市場跟那些朋友們一夥,打成一團好得不得了──這是實際的例子。

從那以後他沒有再玩股票,但是家財已經耗盡,財產完全沒了。後來他們全家移民美國,他的女兒再站起來,同時學習新的技術,可以在商場打拼,她又回臺灣來,也回到了佛前。這是生命的重生,一個家庭的重生。

善與不善,還得放到時間流裡來凝視它。

 
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6(第6片光碟)之VTS_04_1之04:32~08:53。

黠慧者除愚

1070210

智為第一明,癡為第一暗,取如是光明,是名黠慧人。

~《正法念處經》卷第五~

◎    黠:ㄒㄧㄚˊ聰明機靈。智慧是第一光明,愚癡是第一黑暗。黠慧之人能捨除愚癡,求取照見智慧光明。若放任癡心流竄,內心終難得到寂靜。

繫樂難脫

1070208

所樂不同,各各嗜欲到所安處,各各不相樂於他處;而繫縛故,各用其力,向所樂方,而不能脫。

~《雜阿含經》卷第四十三~

◎佛經中以狗、鳥、毒蛇、野干(狐科動物)、失收摩羅(鱷魚)、獮猴等六畜譬眾生之六根,警六情之放縱。

「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士夫遊空宅中,得六種眾生。一者得狗,即執其狗,繫著一處。次得其鳥,次得毒蛇,次得野干,次得失收摩羅,次得獼猴。得斯眾生,悉縛一處。其狗者,樂欲入村。其鳥者,常欲飛空。其蛇者,常欲入穴。其野干者,樂向塚間。失收摩羅者,長欲入海。獼猴者,欲入山林。此六眾生悉繫一處,所樂不同,各各嗜欲到所安處,各各不相樂於他處;而繫縛故,各用其力,向所樂方,而不能脫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