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精緻蔬食diy】醬燒冬瓜

213_food_cover
食譜、拍攝:道寬居士

【材料】

  • 冬瓜   350克
  • 鹹冬瓜  1大匙
  • 紅棗   10粒
  • 生豆包  1塊
  • 破布子  1大匙
  • 枸杞   1茶匙
  • 九層塔  20葉

【調味料】

  • 素蠔油  1茶匙
  • 冰糖   半茶匙
  • 薑末   半茶匙
  • 鹽巴   少許
  • 胡椒粉  1/4茶匙
  • 香油   半茶匙
  • 清水   半杯

【作法】

  1. 將冬瓜去皮切塊、紅棗泡軟去籽、薑切末,九層塔、枸杞洗淨備用。
  2. 鍋子倒入適量的油燒熱,冬瓜、紅棗過油撈起,豆包炸至金黃切塊,將多餘的油倒出後準備炒料。
  3. 薑末爆香後先加鹹冬瓜拌炒,再將冬瓜、豆包、紅棗、素蠔油加入翻炒均勻,倒入清水半杯,以鹽巴、冰糖、破布子、胡椒粉悶煮至入味,最後放入枸杞、九層塔及香油拌炒均勻即可。

悟因長老尼受邀出席「第3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」擔任開幕式「恆清法師追思會」引言人

「第3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」,本屆輪值由臺大佛學研究中心主辦,於113年9月27日假台大文學院演講廳舉行,現場有來自佛教界各佛學院暨學術界的老師與學生參與。

這次發表會,原先是邀請恆清法師要蒞會說明「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」創辦之緣起。但因無常,恆清法師於今年7月20日往生,因此本屆開幕式特別邀請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擔任開幕式「恆清法師追思會」的引言人,悟師父提及見可法師特地從香光圖書館將1990年第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當年發起的請帖,把它找出來,很珍貴,因為這是走過台灣歷史的見證,法不孤起,仗境而生,他們那天還在素食館吃素齋耶,主持人是聖嚴法師,聯絡人就是恆清法師。

恆清法師曾說:「那時因為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在台灣舉辦,非常成功,因此就聯想到佛教界可以聯合在一起,各機構有合作機會;年輕輩能互相切蹉、養成互相共事合作,佛教才會有希望。」因此才有今日的「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」誕生。

比丘尼可以進入台灣的最高學府去開課,那是台灣的歷史,佛教在台灣社會的一個突破點,悟師父表達感激。

悟師父更感激的是,在戒嚴時代,佛教不准進入校園,各大學基督教、天主教社團都有,就只有佛教不准進入校園,到了戒嚴後期,在慧炬周宣德居士及李炳南老居士的提倡與努力之下:強調佛教非迷信,佛教是有學理的,在各大專院校陸續的成立了臺大晨曦社、明倫社等佛教社團。這成為佛教在台灣擴大的第一波的生機。

而恆清法師以比丘尼身分受聘於台大哲學系後,並陸續創立了多個佛學/佛教組織,如臺大佛學研究中心、臺大佛學數位圖書館、現代佛教學會等,悟師父深深感受到,後來為何會支持他的臺灣大學佛學資料庫的建置呢?他跟我說:「悟因法師,那筆錢請你幫忙我可以嗎?」我說:「可以」。因為我發現基督教、天主教他們拿一個小皮箱,裡面裝一本聖經,就可以到處敲鑼打鼓走遍全世界,我們要捧著大藏經,有幾本?(全場笑聲),有一位比丘尼要來改善讓它也變成小小一塊光碟,當然要支持。修行在我們的心中,但是外在的這些呢,還是要有人來改變。

恆清法師在7月20日圓寂了,大家都很不捨,他不限制在身份上,他就是完全把自己燃燒,貢獻給佛教界,佛學論文發表會,今年是第35屆,從1990至今年2024,剛好35屆,也希望每年都可以這樣辦下去。

我們在此共同來追思、緬懷,不忘初心,而且共同把這份初心傳承下去,相互合作是可能的,傳燈傳法非單獨一人能完成的,在這裏,每一個討論都是在延續這一股力量,非常謝謝各位的光臨,感激各位的光臨,謝謝各位。

1130927-01

1130927-02

心寬面對無私的人

1130927-87
對於別人無私的付出,
我常懷感恩心,並學習無私地利益於人。
別人用心,我也會用心地對待別人;
別人熱心,我也會熱心地對待別人;
別人善心,我也會善心地對待別人。
由於對方的無私,我的心隨著開闊寬廣,
願意分享我所擁有。

心寬轉安詳
線上閱讀:http://gaya.org.tw/broadmi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