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執無求

1080716

佛是無求人,求之即乖;理是無求理,求之即失,若取於無求,復同於有求。

~唐.百丈懷海禪師~

◎乖:相違背、不順遂之意。

祖師提醒我們,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,如果執取有一個「無求」等同於「有求」。平時多培養覺照因緣的習慣,觀察諸法因緣所生,空無實體,漸漸則能以無著心應一切物,以無礙慧解一切縛。

三語知人意

1080710

有三語,悉以知人意:一者、麁語;二者、深語;三者、牽語。得是三語,有善意即見,有惡意亦見,有忍意亦見,欲意從是三語悉知人意。

~《佛說處處經》~

◎想了解人意,可由麁語、深語、牽語三語中得知。麁語:麁,「麤」的異體字,同「粗」;麁語是指粗惡的話語。深語:深切誠懇相談,說出真實語。牽語:顧左右言他,敷衍之語。

苦由煩惱生

1080708

文殊師利復白佛言:世尊!眾生受苦復以何法而為其本?佛言:從煩惱生。又問:煩惱以何為本?佛言:從於種種顛倒邪見而生。又問:種種顛倒邪見以何為本?佛言:從虛妄分別生。又問:虛妄分別以何為本?佛言:此妄分別無有根本,無有色相,難知難斷。

~《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》卷第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