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暨佛教人物研究發展研討會」即將開始

天乙和尚尼是台灣戰後第一位得戒沙彌尼首,一生護法衛教,被譽為「當代比丘尼王」,今年適逢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,22日即將在台灣大學圖書館舉辦「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暨佛教人物研究發展研討會」,會中劉琬琳導演發表「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影片」,以紀念這位深具時代影響力的法師。

研討會是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、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佛學數位圖書館主辦,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承辦,邀請佛光山、慈濟基金會、法鼓山、明倫月刊等佛教團體參加。佛光山文化院暨傳燈學院院長依空法師在紀念論壇中,談「我所認識的天乙法師」、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授暨海峽兩岸生命教育推手紀潔芳教授談「師徒緣深義重──憶天乙恩師」。

主辦單位表示,天乙法師(1924-1980)一生中有許多「第一」:她是戰後台灣傳戒第一位得戒沙彌尼首、第一位在戒場講「比丘尼戒」的比丘尼、第一位開堂和尚尼、第一位得戒和尚尼,也是白聖長老在台灣傳法的第一位女眾弟子,更是戰後台灣第一位高學歷者的出家人,擁有日本東京昭和女子大學文科學歷。

天乙法師在民國四、五十年代,每每於授戒場中不斷呼籲「比丘尼要站起來,培養承擔及解決問題的能力!」在當時的佛教界,深具思想影響力。本次研討會除了紀念她百歲誕辰外,也以佛教人物為主題,邀請專家探討佛教人物研究資源的未來趨向、研究成果、數位資源的建置等,希望藉由文字、影像、聲音等記載,為佛教人物留下典範,記錄佛教歷史。

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法師表示,香光尼僧團藉由這次因緣,為天乙法師一生的關懷重點進行整理並做策展,也將她於民國59年在臨濟寺傳戒會中講授《四分比丘尼戒本》的台語錄音檔轉成文字,並製作天乙法師動畫紀念影片,藉由當代科技,表彰天乙法師的生命風格,藉此構成「法的傳承」。

悟因法師指出,生命,本就會有生與滅,來世間一趟,我們為這世間留下什麼?玄奘法師西域取經,獨自在沙漠中經歷生死交戰,將佛經從西域取回並從事翻譯,讓我們今日可以閱讀到這麼多寶貴的經論,這1360年來,我們不只能閱讀到玄奘法師翻譯的文獻,也有傳揚繼踵的使命,將佛教綿延的燈火一代代的傳承記錄下去,祈願大家成為「法的傳承者」,也成為生命典範的實踐者。

1121020-01

1121020-02

1121020-03

1121020-04

1121020-05

1121020-06

悟因長老尼於2023年三壇大戒會勉勵新戒

2023年新竹關西潮音寺正在傳授護國千佛三壇大戒,明日即將登二壇受比丘尼戒,在登壇前,今(2023年10月6日),特別介紹各尊證和尚尼並致勉勵。

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受主辦單位邀請,代表所有尊證和尚尼,為即將受比丘尼戒的新戒們勉勵,悟因長老尼開示:受戒難得,要有眾因緣的成就,勉勵新戒要用功,如法如律受持戒法,將持戒與生活結合,並要栽培自己,讓自己的修行可以自利與利他……。與會者恭敬的聆聽。

感動佛教界未來將有一批生力軍加入弘法,利益人間,祝福新戒子,戒行清淨、修行莊嚴,阿彌陀佛!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155─以「識」為生命中心,把平凡的人生過得不平凡

◎釋悟因

五蘊,色心二法的總稱,其中的心法,受、想、行、識,包括我們的感覺、感受、思想、想法,其中,「識」這個心法,它的作用是了別、識知,受、想、行等三法生起的時候,「識」常常跟著生起。

舉例來說:

「受」有三種,苦受、樂受、捨受。「受」生起,「識」生起,你就覺了當下是「苦」或是「樂」,或者不是苦也不是樂的「捨」受。

「想」的本意是「取相」,當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種感官接觸外在事物時,內心生起的影相,心理學叫做印象。「想」生起,「識」生起,你就覺了當下的影相是怎樣的相貌,也能從過去的記憶取相,從而喚起這影相的「名」,名字或概念。

所以,「想」在取相之後,可能串起一連串的聯想,如記憶、推理等思考作用。

舉一個例子,當我們去藝品店,看到眼前一小塊「槐木」,心裡就告訴自己,這東西是什麼顏色、什麼形狀,聞一聞,很香,這是「想」,看到、感覺到反應出來,你知道這東西的顏色、形狀、味道,這是「識」,了知。除此之外,你看到這「槐木」作成的東西,你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,如果不喜歡你就想,怎麼就做成這樣子呢……很多想法、念頭跟著生出來。這些都是「識」的作用。

佛法告訴我們,我們生活在世間,對世間的認知、想法乃至相應的行為,都是以「識」為中心,透過「識」的認知、回應,做出了善或不善的行為。

因此,佛陀教導我們,在「想」生起、「識」生起的當下,要修練「正念」、「正知」,建立正確的知見,讓不善業不生,善法生起。

例如寫毛筆字、彈鋼琴,做這些需要技術,它們是無記業,不涉及善或惡,然而如果我們以愉悅的心情彈琴、寫字,或是自娛或是分享,這就是善法、善業。

世間很多事情都是無記業,例如工人在工地砌磚、拌水泥,學生在書房看書、寫字,媽媽在廚房作菜、爸爸在庭院修剪花木……這些習慣性的行為是無記業,就像一捲膠捲的影片,在播放時一直捲、一直轉。

日常,我們都在做很多慣性的動作。在流水線上班,一個槌工,東西流過來槌一下,一下一下的槌,整天、整月枯燥又乏味,但為了一份薪水你心甘情願。

做一份工作領一份薪水,這是生命基本需求的滿足。如果你作慣性的業務,內心是歡喜、感恩、盡責,你就把生命的境界提昇一個層次。

進一步,你把慣性的技術做到專精,成為技能、技藝,又心生喜悅、感恩,你實現自我的理想,也把平凡的人生過得不平凡。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105.10(第12片光碟)VTS_01_01-11:55-19:5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