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那先比丘經》釋30──解王安石詩「春風」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世間,很多事情是彼此對立、相互矛盾的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立場不同,所處的環境、需求各不相同。

王安石有一首詩「春風」,正說明了世間的這種矛盾:

「春日春風有時好,春日春風有時惡;不得春風花不開,花開又被春風落。」

上二句:同樣是春日春風,有時是我喜歡的,有時是我厭惡的。

下二句:沒有春風花就不開;可是花兒開了,再美的花也經不起春風吹拂,很快就萎落在地上。

連「春風」都不見得討我們喜歡。

我昨天在香光山過夜,那風徐徐吹來真的很涼快。春夏之交,在香光山住宿晚上還要蓋棉被的。我就想,那雨下得還不夠大,如果多下一點點,香光山附近的石門水庫就有水進帳,而且山上的水也能夠儲存在香光山的水箱備用。當然,我是就香光山的需要來期待老天多下雨。

可我轉念一想,如果住在土石流附近的人們可不願老天多下雨,那樣住家就有危險啊!可見,老天也很難做到讓每一個人都滿意。

人的心情、感情複雜多樣,而且常常是彼此矛盾的。這就是世間!

你怎麼去看待世間?很多事情需要從一體兩面來看待。這才是世間的真實。這,是在說禪修的語言。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7(第7片光碟)之VTS_01_1之11:29-14:14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9──你如何認識世界?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

經文:「舌得苦辛令人不喜」。什麼是「苦辛」的味道?

中藥裡某些藥物的「苦」就是「苦辛」的苦味。「辛」,辛辣、辣的意思。從品嘗食物而來的酸甜苦辣等六味之中二種,都是比較刺激味蕾的味道。

食物之中,「苦辛」的苦,除了某些中藥會讓人感覺很苦,某些食物也是苦的,例如苦瓜的苦。不過,苦瓜的苦有些人還是蠻喜歡的。

某些食物有特殊的苦味,不見得不好。據說苦瓜還有降血糖的功效。但是,這裡的「苦辛」,為什麼讓人不喜呢?人生來已經夠苦的了,為什麼還要吃這些「苦」味的東西?我小時候都是這樣跟我媽媽討價還價。

媽媽就說,為什麼這叫苦呢?熬好的中藥,特別的「香」耶!世間的母親們為女孩兒調理身體,一般都是熬的四物、十全大補。孩子們說「好苦」!做母親的總回答說:「這不是很香嗎?」這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。

經文:「身著麁堅令人不喜」。「麁」的東西是什麼?就像麻布,衣服的布質不是相當柔軟、輕細,而是比一般的布料粗糙,相對的堅硬。「堅」,硬梆梆的,撐著你的身體。這種「堅」,我最常舉的譬喻,就像小時候,媽媽洗被套或衣服,洗過後要用米漿漿過才拿去曬太陽,曬得整個布面硬挺硬挺的。漿過的衣服穿在身上,不是貼著身體,而是整個套在身上。

現在還有人穿這種漿過的衣服,或者蓋這種漿過的棉被嗎?太過麁堅,不柔軟貼身,不會令人歡喜的。現在的棉被、衣服,非常的柔軟,穿著貼身很舒服,冬天貼身穿著也才會保暖。身體穿戴的各式衣著,不管是穿的、戴的、拿的,或者是蓋的、坐的,有人覺得不好,有人覺得很好,好的不得了。這就叫做「感覺」。

像麻布是粗糙的,有些皮革在早期也是相當的粗糙,穿在腳上是磨得腳痛得不得了。現在的皮製品都經過一番整治,穿起來的感覺就不一樣了。衣著也是這樣。「令人不喜」,不如說,那些麁堅的衣著皮革布料,讓你的身體本身會排斥它,這都是從接觸外面的事物去說的。

經文:「六者心有所憎令人不喜。」「憎」,憎惡、厭惡。我心裡最討厭的是什麼?那六樣東西讓我覺得非常討厭、不喜歡,甚至會讓我一直想要排斥、逃離。這些都在說明一件事:人在看問題,看你所處的環境,或者看自己所使用的東西,常常是從自我的主觀感受出發。我們一向如此,從自我的主觀地去感知世界、認識世界。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7(第7片光碟)之VTS_01_1之07:40-11:29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8──所謂「惡聲」「惡臭」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「耳聞惡聲令人不喜」,不喜歡聽的,覺得很奇怪的聲音,偏偏會聽到。

其實,「惡聲」本身並不是什麼奇怪的聲音,是你自己不喜歡,在你耳朵裡聽來,心理感覺奇怪罷了。

有時候聽外面的聲音,心裡就納悶,怎麼這聲音出現在這裡呢?有時候是一段柔美的音樂,我們就是不喜歡;或者一個溫柔的女聲,你卻覺得她怎麼講這種話,心理不快樂。這也叫惡聲。與你不相應的聲音。

「鼻聞臭腥令人不喜」,「臭」,一種臭或腥的氣味。臭豆腐也叫臭,廁所的臭氣也是臭。「腥」,也叫做「腥羶」,葷腥的腥。例如魚腥的腥,或羊肉的腥。不過,喜歡吃魚或羊肉的人,聞那味可不叫它腥味,而說是香味。

其實,魚或腥的味只是氣味的一種,不叫做不好。如果從菜市場走過,有時候覺得很香,有時候就覺得,「哦!怎麼是這種味道!」令人不喜的味。

臭,有很多種臭,鼻子可以辨別各種氣味,有的讓人們歡喜,有的讓人們不喜歡。

有的人喜歡某些特殊的味道。「臭腥」,正說明了這種特別的、特殊的味道。既然是特別、特殊的味道,就不是人人都討喜,不喜歡的就排斥它了。

其實,每一種東西都有它的味道的。

 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7(第7片光碟)之VTS_01_1之05:41-07:35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7──你在忙什麼?

◎釋悟因

「你在忙什麼?」如果有人問你這句話,大概你會回答最近發生的事,例如最近母親節,全家人團聚慶祝,或者最近公司交差的待辦事等等。

其實,在佛門問「你在忙什麼?」也是一句禪機語。你是否真的知道自己在忙什麼?平時,若不是常常反觀自照,所有可能的回答,大致就是最近在忙活的「活動」。

在《那先比丘經》裡,彌蘭王問那先很多問題,問「何等為外六事,令人不喜?」那先回答:「一者目見惡色令人不喜。二者耳聞惡聲令人不喜。三者鼻聞臭腥令人不喜。四者舌得苦辛令人不喜。五者身著麁堅令人不喜。六者心有所憎令人不喜。」

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,觸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時,內心產生喜歡或不喜歡,接納或排斥等種種應對客塵的忙活。感受到逆境、順境,甚至還忙上加忙的對這些順逆境的感受,生起種種想法:怎偏偏讓我遇到這些倒楣事?我們的心就在這小小的時空裡轉啊轉的,讓自己很忙、很累。

你何時放下這些,把視野望向外面的世界或者遠方的天空?

什麼是「外」的呢?

目見惡色,「惡」這個字的意思,不是善惡的「惡」,而是我厭惡的、我不喜歡的。我們常常說冤家路窄,愈是不喜歡看到的人偏就會碰上。我就是不喜歡聽那種聲音,就偏偏碰上。世界真的很小、很窄。

常常說「苦海無邊」,用一個「海」字形容,範圍似乎很大,然而生命的「苦」只在六根和六境觸對的當下,無端捲起觸受愛取有的一團雪花。

「你在忙什麼?」看看它、了解它,想要超脫也就有個入手處了。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7(第7片光碟)之VTS_01_1之04:30-05:41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6──外六事令人不喜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這一段文要講「外六事」「令人不喜」,令人不喜,令人無從喜悅。

為什麼無從喜悅呢?

前面有喜歡的不喜歡的,講的是「受」,我們的感覺、感情,引起情緒的。我們的五官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加上心意、心情,這叫六根門。有時候我們一整天的心情,隨著我們根門所遇到任何情境,就隨時都在變化中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人是活的。

舉例來說,六根門的「眼」,接受外境的「色」──包括大小、高低等不同的形狀,青黃赤白黑等各種顏色,同時隨著光線的明暗、遠近,內在的覺知就產生不同的攝取、變化。而且前一時跟後一時的所見,也常常不一樣。

六根門的「耳」接受外界的「聲音」,也是隨著各種人聲、馬聲、車聲……,低頻、高頻等音頻的不同,而有不同的攝受、變化。

六根門的「舌」,接受食物酸甜苦辣等各種「味」,也會生起種種感覺的變化。剛才還吃得蠻高興的,漸漸地已經吃飽了,各種「美食」仍然一道又一道的端上桌,那時候,實在是看了也不會生起歡喜心了。

根門觸境的這些變化,大家應該都有感覺,當下很快就能覺知,而且是從自己身上去驗證到的。

根觸境生心,產生很多無常變化,這些無常變化有沒有「究竟義」?沒有。當下即使有剎那的喜歡、不喜歡,不是永恒的樂,畢竟會令人生厭。

這是「外六事」,「令人不喜」的意義。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7(第7片光碟)之VTS_01_1之00:00-04:30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5── 阿育王晚年的供養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

「受」,是什麼?就是對所觸境的感受、心情,喜歡、不喜歡。大家都追求幸福,追求身心的快樂。喜歡、歡喜也是一種幸福感。

快樂最好是善法,而且可長、可久、可遠。

有一個故事,我蠻喜歡的。就是阿育王晚年的供養,在我們的教材裡有這一段文章。

阿育王是第一位統一印度的偉大君主,也是把佛教傳播到世界的佛教徒國王。

阿育王晚年,把國家交給子弟以後,他自己什麼都沒有了。

有一天,他病了躺在床上,空蕩蕩的房間,半顆菴摩羅果孤零零的放在桌上。他看著窗外的天空,一位比丘從他的窗前走過。他想供養比丘。以前他叱吒風雲,擁有整個天下,可以隨意供養;現在他只剩下人家給他的半顆菴摩羅果。可是今天這就是全部了……

於是阿育王以歡喜心供養半顆菴摩羅果給比丘。其實不是半顆,是全部。阿育王把他全部的所有都供養了比丘。

供養要多少才叫供養?他的心情是掉落在一無所有了,想當年叱吒風雲,還是我現在就是全部的供養?前者是自我哀歎,可憐兮兮的心情。後者,他轉個念頭,全部的供養。阿育王這樣的供養,就是善念、善法。

東西是一樣的,心量卻可以不同。這也是禪修的心情,這叫「功夫」。

你傳給你的子孫多少家產,那是可以數算;但這個一定要從本身的內心去學習、去教導你的下一代,這是不可數算的「無價之寶」。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6(第6片光碟)之VTS_05_1之11:25-17:42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4──苦樂與善惡的關係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現在談教育,都說學校的競爭壓力很大,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,說孩子的成長壓力太大。我倒覺得,以前大專聯考的壓力才大呢!

四、五年級生很多人都經過這樣的歷程。學校課業之外,除了補習還是補習,幾乎沒有體育、音樂、美術,沒有喘息的時間。

我的年代更早,社會上普遍都窮,家裡那有錢供我們補習?甚至連課本都沒有,就要去借舊課本。舊課本是人家用過要回收,就拿來讀,有書讀就已經很不錯了。這是面臨聯考之外的另一層壓力,想要跟上、比拼,得想盡辦法力爭上游。

此一時、彼一時,時代不一樣了,面臨的壓力也不一樣。

什麼叫「幸福感」?是舒服、愉悅,也是一種滿足。當面臨壓力,突破壓力的成就感,是喜悅也是滿足。

「冷」或「熱」,是一種感覺。「苦」跟「樂」也是一種感覺,「善」與「惡」是行為表現的結果,也是有感覺的。怎麼說呢?當行為表現有強力的感覺,就構成善或惡。如果稀里糊塗、無所謂的,那是「無記」,談不上是善或是惡。

王復問:「何等為外六事令人不喜?」

那先言:「一者目見惡色令人不喜,二者耳聞惡聲令人不喜……」

目見惡色、耳聞惡聲令人不喜,就是看到那個事情不如意,或者聽到不合己意的聲音、語言或表態,內心就產生排斥。

內心產生排斥的時候,自己要「如實知」。

世間的事情,你看到的、聽到的,一定是對你而發的嗎?為什麼一定要把它攬過來呢?

你可以不納為自己的,可以嗎?可以。

為什麼你可以決定接不接受?因為你有知覺,有感受。感受再碰觸到內六識,這時,「觸」生「受」,「受」生「愛」、「取」,你可以抉擇,你要「取」還是「不取」。

「觸」、「受」、「愛」、「取」、「有」,講的是心所法,是十二因緣的現在所緣, 以及現在的造作、行為。

然後,「有」緣「生」,現在的造作形成下一生的因緣。其實,現生的因緣也不一定到下輩子才成熟,晚年就可能會出現。

所以目見惡色,心裡存在著這不是我喜歡的,造作出來的身語行為,就是排斥、厭惡等不好的表現,對方有情感、有感受,也會感受到的。如果面對的是環境,也會在自己心識田中種下一顆不好的種籽。

如果對感受如實知,對這些惡色惡聲我知道我不喜歡,但是我如實知道、接受它,就不會往下造業,讓它又產生另一個惡的感應。

像這樣,由感受性的苦樂,形成行為表現的善或惡,也是一剎那之間的事。由受到行、有的轉化,是很重要的覺知的練習。

 
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6(第6片光碟)之VTS_04_1之15:20-21:08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3──什麼是「樂」?

◎釋悟因

不論是苦或是樂,都是一種感覺,好像很容易辨識。其實不然。苦中有樂,樂中有苦,不能只以當下剎那的感受來判斷。

有一位老菩薩,他的兒子什麼都好,也很孝順,就那麼的一樣不好,吸毒。為了吸毒,晚上常常睡不著覺就喝酒。所有的鄰居,沒有一家的東西沒有被偷過。還無所謂啊!不是煮好飯給他吃就得了,他就是偷,被偷的人家就來告,他爸爸這個臉不知道擺哪裡?媽媽也不知道臉擺哪裡。告了之後警察也拿他沒辦法。

老菩薩就勸兒子到香光寺來念佛,說佛菩薩會保佑。我聽了心裡蹦了一下,「哦!」。

有一次香光寺舉辦佛一共修,老菩薩的兒子果真來念佛了。也受了八關齋戒。佛一的活動有念佛、打坐、繞佛、經行。經行的時候,他一個步伐,腳抬起來要放下去的時候,想了半天,不知道放左腳好還是要放右腳好。這叫思緒混亂。就這樣,兩隻腳站著無法動彈,腳步都跟不上。

不只毒品麻痺神經,加上酒精中毒,把一個人的基本生活能力都毀了。他的父母也沒辦法勸他什麼。

佛一的那天下午,他到寺外去,也不知道他去寺外要做什麼。後來有人發現他倒臥在寺外的草叢地上,整個人癱在那兒。就趕快叫救護車送他去醫院。那簡直是不定時的炸彈,應該要送戒治中心,需要請警察或社工人員協助處理。

家裡有吸毒的子女,對父母親來說,是很大的折騰,別說他自己不能養活自己,連一口氣活著都沒辦法自主。臺灣這樣的問題現在非常地頻繁。

當我們在看生命的課題,最基本的,首先要有能力自己照顧自己,然後對身邊的眷屬,或者叫境界愛,也是屬於你磁場的一部分,要培養正確的身語行為,不要一味袒護,捨不得他們苦。

生命的重點不在苦樂,關鍵是人生正確的行為。

當然,生活的滿意度是追求快樂,但是什麼叫「樂」?有時候,遇到一點點挫折,成長路有些磨難、壓力,不是不好。有苦、有樂是必然。遇到苦的情境,面對它接受它,也是一種情懷,是能力的提昇,只要往正面的、成長的善法走就對了。

什麼是「樂」?吸毒的人,毒癮來了感覺坐立不安,混身上下就像百萬隻小蟲在咬噬,很苦,就去吸毒,以為它是「樂」,是嗎?毒癮愈來愈深,依賴毒品愈來愈重,不自主地推著自己掉入萬劫不復的漩渦。那樣的處境,心能安嗎?快樂是什麼?

喝酒也一樣,一旦染上酒癮,是酒飲人了,也是不歸路。除了強制戒斷,別無他法。

所以,什麼是「樂」?究竟安樂是樂,是苦的究竟解脫。

 
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6(第6片光碟)之VTS_04_1之11:15-15:12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2──自體愛與境界愛

◎釋悟因

十二因緣,有十二支環環相扣,其中有一支稱為「愛」支,它是一種執受,緣內外二果:緣內生愛,愛自己的身心,叫自體愛;緣外生愛,從自身的愛擴及對身外的人、事、物,叫境界愛;既執持又納為自己的一部分。

你除了愛你自己的身體,你開始喜歡你周邊的人、事、物。你的念珠、你的眼鏡、你的家人,這叫境界,身外物,對境界的歡喜。

除了我這個身體,我同時會喜歡我這個、那個,譬如我手上這一串念珠,就一起加到這上面來。因為你愛你自己,也就愛你的妻子、兒女,愛你的家庭,愛你身邊的人,愛屋及烏,不是這樣嗎?

你慢慢地把這些人當成自己的所愛,全部納到你的世界來,這裡面有你的磁場。然後,每一個人就逐漸地建造了自己的世界。

這裡有一個問題,你愛你周邊的人、事、物,建造了自己的世界,卻也讓自己的界限意識侵淩、剝奪了周邊的人、事、物,特別是其他個人的自主決定權。

這樣,衍生的結果是什麼?相互淩替。你說:「我的事,以我說了算。」他也是如是說;她更是如是說。「一切都是為了你好。」,以為之名,誰都不退讓,火藥種苗不在中東或非洲,就在自以為是的每一個人身上。火,達到燃點就要燃燒。這怎麼辦呢?

母親看著兒子結婚──他愛他的媳婦,此時,身為母親的絕對要三思、學習母子、子媳之間的人際關係,尤其人與人的分際、界限,這之中,你有你個人的自然界限,也有你、我、他之間的自然界限、身體界限、心理界限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。而且這個世界是惟一的、獨特的。不同的兩個人、三個人的世界,彼此應相互凝視、尊重,認知到彼此的不同,給予每一個人轉寰運作的空間和時間,這就是「法」的學習。

大家共住、共生在同一屋簷下,每一個人都得學習管理自己的自體愛和境界愛。彼此和諧交融是需要努力的目標和課題。

世界的和諧、安樂,就從彼此的和諧運作開始。
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6(第6片光碟)之VTS_04_1之03:27-04:32,08:53~09:13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1──親愛成讎

◎釋悟因

《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1──親愛成讎世間的事情不能盡如人意。尤其在家庭親子之間。

當我們在看我們所疼愛的兒女,但是兒女有時候是不聽你的,你說,「一切都是為了你好。」他不領情,他不想接受你這一套。

這時候,你怎麼辦?

自己要相當的尊重、相當的放捨。而且要如實地知。

「知」什麼?兒女有兒女的想法,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。這樣,你才不會用自己的喜歡加在別人的身上。

否則,那已是折磨,而不是愛!

有一位居士,他的兒子偏偏愛上他不喜歡的女生。你說這怎麼辦呀?媳婦是誰要的?是兒子還是爸爸?當然,主角是兒子。

這是從反方向來思考,你愛你的兒女,兒女是你的一部分,但是他不屬於你。本來,他、她都不屬於你。

都說要尊重孩子,可如果他愛的是一位吸毒的女孩呢?意下如何?明明知道吸毒的下場,你是棒打鴛鴦拆散兩人,還是導歸他走向正途?

其實兩者都是極端。

不如讓他明白,他是否有能力帶領女孩戒毒?他準備好了嗎?

親愛成讎,在於你一味地想貫澈自己的想法,為了避免兩敗俱傷,除了自身的見地要提昇,轉圜的智慧和善巧也是一大學習的課題。

 
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6(第6片光碟)之VTS_04_1之09:15-11:0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