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4──苦樂與善惡的關係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現在談教育,都說學校的競爭壓力很大,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,說孩子的成長壓力太大。我倒覺得,以前大專聯考的壓力才大呢!

四、五年級生很多人都經過這樣的歷程。學校課業之外,除了補習還是補習,幾乎沒有體育、音樂、美術,沒有喘息的時間。

我的年代更早,社會上普遍都窮,家裡那有錢供我們補習?甚至連課本都沒有,就要去借舊課本。舊課本是人家用過要回收,就拿來讀,有書讀就已經很不錯了。這是面臨聯考之外的另一層壓力,想要跟上、比拼,得想盡辦法力爭上游。

此一時、彼一時,時代不一樣了,面臨的壓力也不一樣。

什麼叫「幸福感」?是舒服、愉悅,也是一種滿足。當面臨壓力,突破壓力的成就感,是喜悅也是滿足。

「冷」或「熱」,是一種感覺。「苦」跟「樂」也是一種感覺,「善」與「惡」是行為表現的結果,也是有感覺的。怎麼說呢?當行為表現有強力的感覺,就構成善或惡。如果稀里糊塗、無所謂的,那是「無記」,談不上是善或是惡。

王復問:「何等為外六事令人不喜?」

那先言:「一者目見惡色令人不喜,二者耳聞惡聲令人不喜……」

目見惡色、耳聞惡聲令人不喜,就是看到那個事情不如意,或者聽到不合己意的聲音、語言或表態,內心就產生排斥。

內心產生排斥的時候,自己要「如實知」。

世間的事情,你看到的、聽到的,一定是對你而發的嗎?為什麼一定要把它攬過來呢?

你可以不納為自己的,可以嗎?可以。

為什麼你可以決定接不接受?因為你有知覺,有感受。感受再碰觸到內六識,這時,「觸」生「受」,「受」生「愛」、「取」,你可以抉擇,你要「取」還是「不取」。

「觸」、「受」、「愛」、「取」、「有」,講的是心所法,是十二因緣的現在所緣, 以及現在的造作、行為。

然後,「有」緣「生」,現在的造作形成下一生的因緣。其實,現生的因緣也不一定到下輩子才成熟,晚年就可能會出現。

所以目見惡色,心裡存在著這不是我喜歡的,造作出來的身語行為,就是排斥、厭惡等不好的表現,對方有情感、有感受,也會感受到的。如果面對的是環境,也會在自己心識田中種下一顆不好的種籽。

如果對感受如實知,對這些惡色惡聲我知道我不喜歡,但是我如實知道、接受它,就不會往下造業,讓它又產生另一個惡的感應。

像這樣,由感受性的苦樂,形成行為表現的善或惡,也是一剎那之間的事。由受到行、有的轉化,是很重要的覺知的練習。

 
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6(第6片光碟)之VTS_04_1之15:20-21:08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