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光107智慧青年營活動圓滿

夏日炎炎,來自北中南的青年朋友們來到嘉義香光寺展開四天三夜(7/12~15)的香光智慧青年營。

今年智慧青年營的主題是──幸福藏寶圖。幸福就像寶,是我們的目標、目的、是人生的追求。怎麼找到幸福的寶?對沒錢的人來說,我要有錢;大企業家會想要每天財源廣進;而長期輾難眠的人只想要一夜好眠。同樣是幸福,每個人想要的不同。其實要找到幸福,要先清楚的知道我要什麼,而你的心中有沒有這張地圖。

為期四天的營活動,在課程設計上,透過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幸福,讓學員打開對幸福更寬廣的視野。其中,印象深刻的有:

「擁有幸福」的楊士毅老師,看到陝西大娘的藝術創作,於是申請雲門基金會「流浪者計劃」的贊助,到了陝西才知道大娘的生命際遇與生活環境,竟是出自匱乏的環境,卻創作出美好的作品。從此楊士毅老師不再抱怨,扭轉自己的人生態度,開啓新的創作風格。藉由工作與社會連結,讓每件作品訴說愛的流動,在他的演講裡,散發著溫暖人心的真切感動。

「不要鬧的幸福」的Johnny Chieng,曾在美國留學七年,返台後透過流利的英語,以訪問外國人對某議題的觀點為主,透過外國人的觀點來看對我們稀鬆平常的議題,輕鬆了解文化差異進而拓展視野,並希望台灣能更被世界認識。其中,談到影片拍攝的經驗裡,為何以外國人看台灣的觀點出發。Johnny說當我們對環境習慣後,就不知珍惜。很多報導有時只看到片面,未必是全部真相,我們應有耐心保留,勿急於評價。在一片的歡笑對談中,了解當我們的心夠寬廣,就可以聽到來自各界的意見與想法。

參與的學員表示,找到擁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;學會感恩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;學習面對不幸福,來讓自己幸福;課程豐富、活動多元;暫時放輕鬆,沈澱自我;有了心的轉念,迎向下個幸福。在主辦單位與學員預約下次的舒心身活營與淡定自在營再相見中,圓滿了今年智慧青年營四天的營活動。

1070712-1

1070712-2

1070712-3

1070712-4

1070712-6

1070712-5

念佛要怎麼念?

自古以來祖師大德教導了許多念佛方法,有十種常用方法:

  1. 十念法:
    吸進一口氣連續念佛,至下一次吸氣停。一口氣為一念,如是十次,名為十念。
     
  2. 十念記數法:
    念佛從一句至十句,再從一句至十句念;不要念到二十、三十,隨念隨記。若費力,或用三三三一制,或用三二三二制。
     
  3. 追頂念:
    一句頂一句,一聲追一聲,中間不留間隙。但要注意這種念佛法需善用,可於妄想極強時用,否則容易受病。
     
  4. 高聲念:
    神智昏沉或妄想紛起時,振作精神高聲念佛,有助專心去雜念。
     
  5. 金剛念:
    如果心氣不適或場合不方便,但動口唇,聲在唇齒間。數目不計多少,心憶而動於舌;舌動而返於心,綿綿密密,心念心聽。
     
  6. 隨息念佛:
    氣靜心平時,觀出入息,每一息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一聲(吸氣念「南無」,呼氣念「阿彌陀佛」),方便調息,不緩不急,心息相依,行住坐臥,皆可行之。
     
  7. 繫緣念:
    行住坐臥、語默動靜、穿衣吃飯,一切時一切處,皆繫念佛號。雖事務忙碌,內心亦不忘彌陀佛及憶念淨土。
     
  8. 觀字念:
    當徐徐稱念佛號時,隨每字音聲,內觀字形,或觀中文字形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念得清清楚楚;聽得清清楚楚;意根觀字形清清楚楚。聲與字相應不亂,以這種方式攝心,功效顯著。
     
  9. 持名與觀想合修:
    經行疲乏時,靜坐觀佛,坐久則經行稱名念佛。靜坐時,可觀想佛像與淨土莊嚴。觀想念佛略舉幾個:

    (1)    自坐蓮花想:
    觀想面前有一朵大蓮花,顏色不拘,如車輪一般大,花瓣樣狀分明,想自身坐在蓮花中,端然不動。作蓮花合想,作蓮花開想。當花開時,有五百光照身,見佛菩薩及淨土,聽聞妙法。

    (2)    白毫觀:
    觀想阿彌陀佛丈六金身,趺坐蓮花寶台,端正無比。兩眉之間,有白毫長一丈五尺,周圍五寸,柔軟如兜羅棉,白如雪,外有八稜,右旋宛轉,中則虛空,放淨光明。作此想時,停心住念,心內憶念「白毫相光」四字,愈久愈妙。

    (3)    阿彌陀佛觀:
    可觀想阿彌陀佛威德巍巍,相好光明,如黃金山,出於海面。亦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,如妙香天樂、泉池流水、寶樹寶網,一一憶念,一境一幕,猶如神遊其境。

  10. 臨睡觀念法:
    準備入觀或臨睡前,一心合掌,正面西向,或坐或立或跪,十聲念阿彌陀佛、觀音、勢至、清淨海聖眾後,祈念:「弟子某甲,現是生死凡夫,罪障深重,輪迴六道,苦不可言。今遇知識,得聞彌陀名號、本願功德,一心稱念,求願往生,願佛慈悲不捨,哀憐攝受。弟子某甲,不識佛身相好光明,願佛示現,令我得見,及見觀音、勢至、諸菩薩眾,彼世界中清淨莊嚴、光明妙相等,令我了了得見。」(〈善導大師發願文〉)發願之後,便正念入觀,或是正念而睡,不可散心雜話。如此虔敬地做,可能會正在發願時或睡夢中,見到彌陀聖眾或極樂淨土,只要專注一心一意地實行,必定如你所願。

念佛方法眾多,無論採取哪樣念佛方法,基本精神態度為「誠敬專精」。以此原則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持續精勤念佛即是最好的方法。

064_class_cover◎    參考整理自《香光莊嚴》第101期 <念佛怎麼念?>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31──如何化解矛盾衝突

◎釋悟因

《那先比丘經》如果你看某人、某事心裡不太舒服,甚至你一想起那人、那事,就感覺不舒服,你不妨稍作停頓,向自我內在去探索,為什麼我對這個如此排斥?是我自己心裡的問題?還是因為他站在那裡礙了我?

小時候,我喜歡喝汽水,大熱天汽水往喉嚨一灌,咕嚕咕嚕很痛快。第一杯很舒服,第二杯……感覺不太對了,第三杯就有點折騰了。

這都在說明什麼?前後時間的不同,感受及看待事情就發生變異、剎那變化。有時你感覺時間不對,有時你感覺某些物件放錯位置。這就是「行」,無常變化。你敏感到這些變化,你就不舒服、不喜。

有一對夫妻很是恩愛。有一天,先生看著妻子美麗的頭髮,忍不住讚美她,「哦!你的秀髮真的好柔軟,好美哦!」他真的好欣賞她的頭髮。過了一會兒,妻子下廚房煮麵當點心,結果麵湯裡掉了一根頭髮,先生不禁皺眉說:「你髒死了。」

這在說明什麼?東西放錯位置了。物品錯置,給人的感覺就發生奇妙的變化。而且你自己心理很清楚,前後的差別讓你覺得這東西放在這裡,你是厭惡的。於是,對妻子秀髮的欣賞,一下子變成「你的衛生習慣怎這麼差!」

《那先比丘經》「何等為外六事,令人不喜。」彌蘭王問那先:哪六件身外之事會令人不喜?就是眼見、耳聞等這些事物,這些事物不是恆持不變,有時兩位居士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。摩擦的起點就是感覺不對,直覺某些不一樣,事情就這樣發生了。

如果你想:女人貌美有秀髮讓先生撫摸,不下廚房不就得了?就可保任夫妻恩愛!可能嗎?在生活的世界裡,柴米油鹽醬醋茶,不可能迴避,有時還會期待彼此十項全能。

生活在世間,免不了與人發生矛盾衝突。如果用退縮消極的態度,人間會活不下去的。最好能積極地來看待,怎麼積極呢?

修行的祕訣就在這裡!在你的六根觸對六塵時,你生起歡喜心,你就去看看你喜歡的是什麼?你看到你不喜歡的,你有一種苦的感受,你也能明白用什麼方法可以改善。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印儀-105.10,影片VIDEO_TS-7(第7片光碟)之VTS_01_1之14:15-最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