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法安忍,有時不是外在拿你如何,是遇到風吹草動自己隨波逐流。能安頓自己的人,往往具有某種堅持與原則,有崇高的願行。
動人以言,惟要深切,言不深切,所感必淺。
~宋.水菴師一禪師~
我們所處的世界一直是變動的,調整、適應來自不斷地觀察、發現和學習。這整個過程需要付出相當大的耐心!
外在的一切和自己需要的永遠有差距。假使不能迎向因緣,至少學著去看到自己內在的抗拒,看到自己是如何的面對境界在起反應。
業習不斷地被回味而累積,要跳脫習性是需要覺知的。
「觀眾生」,探討的是如何觀察你我的生命,是佛教義理的核心課題。
在瞬息萬變的世間,任誰都無法避免生老病死,惟有修學佛法具正知正見,才能使我們的人生更為安寧、自在、美化。
求學貴在入德之門,佛法之學則貴在實修實證,聽聞法而思惟法、向於法。
人們以為得到財富、名聲、權位或愛情等,就能幸福快樂。其實煩惱仍是層層疊疊,用「苦海萬重波」來說是最恰當不過了。
有許多人因為學佛,進而認識自己,有知因識果的智慧,大大地減少因執著產生的苦,這就是正知的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