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心要得到安寧休息,最好的方法是修行;日常生活、飲食、行住坐臥,都是在修戒定慧,都是在體驗佛法。
團體中如果人人都各行其是,這仍是一盤散沙;相反地,如果把每個分子凝聚起來,猶如把許多小紙片揉成一團,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此刻,你想得再多也沒有用,你就回到你的呼吸,一呼一吸要安得住
《禪林寶訓》中說:「有事莫懼,無事莫尋」,有因緣就處理因緣,如果因緣未成熟,心就要安得住,隨緣而不攀緣。
天地之大,會發生的事件何其多,我們無須用外在的事件一直干擾自己,而失去心的平靜。
世事無常,很難如願。換個角度來看待人生,才能擁有智慧的人生。
隨時學著將身心放空,如此,生命在人事物的時間流中,永遠是自己可以掌握的。
該休息時,就放下安心休息;等到要提起功夫時,就提起。提得起、放得下,就叫做修行人,老老實實的修行人。
修學佛道的過程,要善於調適身心,精神的內在充實,不緩不急,不偏不倚,自然身心安穩自在,水到渠成,道就在其中。
隨時學著將身心放空,需要融入就融入,該抽離就儘速抽離,如此,生命在人事物的時間流中,永遠是自己可以掌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