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在自我的選擇與環境,或別人有意無意的安排下塑造了自己。因此,如果想讓自己像什麼,自己成就些什麼,就要措心──要造因造緣。
心性本具光明,現在為什麼沒有?就是被妄想、煩惱所覆蓋,因而不能顯發它的光明。
「呼吸」是一個修行的法器,吃飯在呼吸,開車也在呼吸,不論你做任何事都在呼吸,任何時刻你都可以藉由呼吸來修行。
就在無明煩惱當下一心,就真性具足,當下即是,無二無別。
我們的心像日、月一樣,時刻都有光明。忽然變暗了,不是因為日、月失去光明,而是被雲霧所遮,只要遮雲撥開,它的光明依舊。
世間的真相是什麼?惟一不變的真理就是「變」。
對此世間須具備覺照的能力,就如牧牛者得先知道牛的色相一樣,洞察世間的真相是生起覺觀的第一步。
觀呼吸是一個自覺的工作,它根本處理的問題,就是在一呼、一吸、一進、一出,進進出出、出出進進之間,我要如何安頓自己?哪一個是我的生命?
人與人的和諧共存,無論是個人或佛教,在世間行事,要不違世俗,恆順眾生,從克己中去利他。
修學佛法不外是積聚福慧資糧,以逹到覺悟的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