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時護念

時時護念
◎陳國瑩

周麗花居士,1990年(民國79年)就讀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。從此,麗花奉獻閒暇,成為精舍的終生志工。

1983年(民72年),麗花因為配合其夫婿陳布燦居士之工作,調職至高雄市瑞豐國中任教。學校在精舍附近,住家也在附近。

麗花就讀佛學研讀班後,深感受益良多,於是鼓勵同事們也去讀。1992年(民國81年)麗花從研讀班畢業後,就一直擔任知賓和班級服務學長的工作,也曾擔任過好幾位同事的服務學長。有時在校園相遇,同事也會戲稱:「學長好!」在同事的情誼之外,再增添一份法友之情。

麗花學佛後,接引同修布燦居士學佛。1994年(民國83年),陳布燦居士就讀研讀班。當時,布燦居士在屏東核三廠擔任副廠長,長年駐廠,為了上研讀班,每週上課當晚,他遠從屏東返回高雄。而且,夫妻倆都皈依、受五戒,是正信的佛弟子。法師常說:「將所學的佛法帶回家!」麗花確實做到了。

紫竹林精舍的建築在教界頗負盛名,常常有參訪者。當時精舍剛落成,知賓同學的人數有限,麗花常常在弘化堂值班,法師靈機一動,將介紹精舍建築之事交由麗花。

麗花整理建築緣起與典故資料之餘,更進一步研讀《法華經》,以便深入地與大眾分享法華道場的故事。麗花整理的資料傳承下來,成為日後導覽精舍建築的藍本。知賓組的同學們也在麗花的帶領下,成立研讀《法華經》的讀書會。實事求是、精益求精,這是麗花的特質。

2001年(民國90年),麗花從教職退休,全力投入志工生涯。

周麗花居士

周麗花居士

除了精舍的知賓、服務學長,她還擔任榮總安寧病房的志工。麗花退而不休,開啟回饋社會的另一頁人生。

2010年(民國99年)五月底,麗花因胃痛難忍,確診為胃癌。六月初,精舍要拍攝建築介紹的影片,這是麗花早就答應的工作,於是她將手術時間往後排,影片拍攝完成才進手術房。她不願意擔誤已答應的公事。

手術順利,調養後體力漸漸恢復,麗花還是常常回精舍代班,回到她熟悉的服務崗位。

年底,麗花腿痛刺骨,確診癌細胞轉移至腿部,緊接著,迅速轉移至腰部,無法站立,只能躺卧病榻。麗花身為安寧病房的志工,深知病情已惡化,主動告訴醫生:「放棄治療,轉入安寧病房。」她知道此生已近終點。

親友們去探病,她還自我調侃:「對不起哦,你們比較辛苦站著,我舒服的躺著哦!」事實上,骨癌侵入神經的疼痛,讓她無法動彈,整日難眠。

親友們難免憂傷,她反過來安慰大家:「你們不要難過啦,我一輩子少病少痛,已經是福報了。現在,我的身體受苦,我的心不要再受苦。我要做到佛陀說的:『不受第二箭』!」她在病榻上精進念佛,並且一步步的安排後事。

麗花交代我:「我要辦一場如法的儀式。」還說:「到時候,妳一定要來幫忙哦!」布燦居士失神的陪在病榻旁,麗花與我眼眶濡濕。當然,「到時候」所指為何,我們心照不宣。

我回答:「學佛路上,妳是學長。當年,你度我學佛;如今,妳先走一步。他日,請妳別忘了陪著阿彌陀佛再來接我!」我們倆緊握雙手,在模糊的視線中相互點頭……。

2011年(民國100年)二月,麗花告別此生,六十歲。

近日,我與布燦居士連絡,他說:「麗花沒有離開過,她陪著我一直走下去!」

這篇故事是在大溪香光山寺寫的。
每次到香光山,我都會散步到法爾山舍旁去看看那兩棵龍柏,那是麗花贈送給僧團的,曾經在紫竹林精舍的法華門前守護多年。看到龍柏,就像看到老友。

在紫竹林精舍的角落,處處可見麗花的身影;在香光發展的故事中,時時可找到麗花走過的足跡!就是那一句話:「麗花沒有離開過……。」

於香光山時值僧團請執大會
2015/12/12

生命的蓮華

生命的蓮華
◎釋自晟

周麗花居士

周麗花居士

三月天,晨曦春風中,展開法華經卷,卻浮現起周麗花居士的笑容。

多年的法華知音,昔日暢談法華文義的身影,如今飄盪在雲端。知音已逝,令人惆悵!人間無常之真理,與不捨法友之情,交織在我心中。唯有憶起您的生命像朵開敷的蓮華,生離死別的淚影,才能輾轉化為永恆的祝福。

我用雙手相合,作成蓮華花瓣,放到心坎裡,依舊感受到您的捨心。您用今生,送給有緣人,一朵朵生命的蓮華。我們也將帶著您的祝福,與您的捨心相應,走向天涯海角,再開出生命的蓮華,並結成無數的蓮子,遍滿娑婆世界,讓蓮華處處飄香。

您一甲子的生命,清淨又莊嚴,就像蓮華,花果同時——同時開花,同時結果,而且一花多果。您任教國中三十年,教學用心認真,受教過的學生,都成為一顆顆珍貴的蓮子。您的先生承擔國家重要的工程師,每當颱風或地震,您的先生必須守護者核能廠;您必須獨自守護著崗位,面對暴風雨,默默處理颱風帶來的積水、雜物。您全力支持先生,讓他在工作崗位開出生命的蓮華。您也發心作佛教護法、醫院志工,一、二十年來,陪伴許多有緣人,走過人生的憂喜,讓他們的生命再度花開燦然。

猶記得,2010年(民國99年)四月七日,您回精舍參加進階課程後,胃痛難忍,無常訊息直降身上。醫師診斷罹病,雖經開刀、化療等,仍敵不過癌細胞擴散侵蝕至骨頭,農曆年前,您完全癱瘓,無法行走。記得,2011年(民國100年)一月八日是您最後一次「走」回精舍培福的日子。最終,二月二十一日,您捨報,好令人驚嘆!色身之危脆,您心識之安定!

罹病以來,您雖然深受病痛,卻依然每日定課不歇,依舊聽見您清亮的話聲。您說:「我把生病當成學習,學習如何『不受第二支箭』……有堅定的信仰,內心有很穩當的靠山……就沒有耗費心力、體力在負面想法上。所有我付出的,全部回到我身上……讓我感覺每一天都充滿光明與希望……。」聽著您句句出自內心的話語,真動人!剎那間,我看見菩薩示現人間,以病苦施無畏,布施著真誠、無懼給我們。

直到生命最後一刻,您色身的四大,正一一瓦解,「水」在洩堤;「風」在疾行;「地」在陷落;「火」在晃動。然而您沒有蹙眉,您的心依舊穩定,安穩的念佛。您的心隨著念佛聲,一聲接著一聲,最終以安詳之姿告別人間|您送了我們一份正法的禮物。不禁敬佩您,生命直到最後一刻,依舊燦爛莊嚴如蓮華,橫越了此岸彼岸,跨越了今生來世,令人悲欣交集。

1990年(民國79年),您就讀佛學研讀班。從1992年(民國81年)畢業至今,二十年來,您持續不斷地擔任法華道場志工。總在弘化堂,看見您真誠的笑容;共修會上、課堂上,看見您發亮的眼神;有人來參訪道場時,眼見您神采奕奕的講訴著法華故事;總在法華道場一磚一瓦中,觸見您喜捨布施的印記。從您的身行,彷若讀到《法華經》:「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,當知佛所使,愍念諸眾生……捨於清淨土,愍眾故生此。當知如是人,自在所欲生,能於此惡世,廣說無上法……我遣在人中,行於如來事。」

如今,再見到法華門外你供養的那棵羅漢松,彷彿護法般挺立。羅漢松,依舊風姿樸雅、蔥翠挺拔。您的身影,就像高潔的羅漢松,葉簇長青,永恆的守護法華經!您護法的心,猶如羅漢松的果實,果實從葉簇掉落,直落泥中,再萌芽,育成新株,更護世間,是永恆的供養!

佛陀永恆的微笑,支持著芸芸眾生,渡越生老病死之長河。您永恆的護持,守護著成住壞空的世間,永遠有正法!您的生命,猶如開敷的蓮華,今世華開蓮現,燦然於天地間,也鼓舞著有緣人開出生命的蓮華。

麗花居士,今生與您相遇的人,永恆懷念您!相信您——來世蓮邦化生,華開見佛,您將乘著悲願再來,再來潤澤群生。讓無常相續的人間,永遠有善行、妙法!您的慈心,永遠在人間!
–節錄自《香光莊嚴》104 期

來不及寫的故事──洪興宗居士/釋自晟

001-02-1a

來不及寫的故事──洪興宗居士/釋自晟

我在您耳邊說:「洪興宗居士,好感謝您,用心護持僧團。」您輕闔的雙眼,滲出淚珠。

我又說:「您階段性的任務已圓滿了,安心的回到佛國去,日後再乘著善願,回到人間當護法。」竟聽見我自己的哽咽聲!

猶記得,2014年8月(民國103年)您說:「我要再活一年,幫助僧團讓組織規劃再成長。」2015年9月10日您捨報了,真的如您所願,圓滿一年,也令人百感交集!

您前往中國大陸經營企業近二十年,2011年(民國100年)生病回台灣治療,慢慢的才發現,病情已發展至末期,只能緩和疼痛。您還不到耳順之年,卻遭受這樣的病苦,多令人不捨!2013年聽到悟師父說:「再請洪居士來協助僧團的組織管理……」我滿心的驚訝,已是病重末期的人,雙眼幾乎睜不開、腳步幾乎踏不穩的人,怎麼可能再協助僧團組織管理作規劃呢?

想不到,2014年6月,您果真開始「講解組織管理:第一講」。就在僧團高雄分院紫竹林精舍,召開僧團聯院月會時,您在黑板上畫了二個意象圖,講解「管理的定義、管理的循環」,理則清晰又簡要,好令人驚嘆!您充滿專業知能的心,竟然超越了危脆的色身,好令人敬賞的生命力!001-02-2

爾後,您開始作小組聚會,我因為高雄地緣之利,成為小組成員之一。就在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,我聆聽著您解說建設僧團組織的要點。每當您身體疼痛的時候,就說休息一下,然後俯下頭、閉上眼,靜默數分鐘。我看見了您以安忍之姿,在靜謚的時空,散發出磬石的力量。漸漸地,心力提起來了,轉化了色身的疼痛,又繼續解說組織管理。當下,我看見了堅毅護法之光,環繞著天地,您那危脆的身心,在闇夜中閃閃發光,這熠熠的心光,鼓舞著我──雖然我管理的知能不足,還是要勇於承擔僧團組織的利生家業。

2015年(民國104年)5月的小組聚會,您的音聲已是氣力不安和了,您還說:「我必須活下去,走下去,幫助僧團有新的未來……。」「每一次的小組聚會,都讓我多活一天……。」此時,X世代的我,看見了您所出生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的精神──堅韌又有毅力。您一生的成就是靠辛勤打拼得來,您為事業盡心盡力、忠於職守,是實幹家,也是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的耐勞世代。

其實,您早在1989年(民國78年),人生的青年期,您正在「中國生產力中心」任職,即接受悟師父的邀約,帶領僧團執事人做兩年管理的培訓,奠立了僧團管理體制的基礎,從此開始法制運作。1992年(民國81年)紫竹林精舍落成大典,您帶動僧團採用管理制度,規劃、執行弘法的方案,全面攝受芸芸眾生。

1995年(民國84年)我來到精舍服務,深深感受到是踏在管理成功的前人肩膀上,遠望弘化願景,前行實現夢土。我心敬佩悟師父雖然出生在二次大戰的世代,卻以遠大的眼光,引進新世代組織管理法則,以助益僧團之組織發展,在現代世流之中,以當代之法制住世,來弘揚出世間之佛法。我衷心感謝洪興宗居士,深耕僧團組織管理的沃土,讓僧團二十多年來能安穩發展,弘化志業能扎根成長,才能持續不斷地耕耘眾生的心田。

去年,精舍推動大眾史學,日前曾計劃要口訪您曾參與的僧團歷史,如今,成為來不及寫的故事。您此生,猶如作家三毛所寫的《夢田》:「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/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/一顆啊一顆種子/是我心裡的一畝田/……那是我心裡一個不醒的夢!」您在人間一甲子,您的生命這一畝田,是種下深耕管理心法的一畝田,您利益世間的企業組織,也利益香光尼僧團的組織,您在娑婆世界的日子,雖然短暫,卻是「種桃種李種春風,開盡梨花春又來……。」

洪居士,我相信:您今生滿滿的善行種子,已全部撒種在佛國淨土,已一一發出新芽。來生,乘著春風遍暖人間,又是一畝一畝翠綠的心田,在天地間閃耀著金黃之光。

洪居士,此去佛國,勿忘人間佛教,需要您再歸來,乘願再歸來人間!

001-02-3

001-02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