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光尼僧團 blog

主選單

跳到主內容
跳到第二內容
  • 活動行事
  • 香光剪影
  • 佛學研讀班
  • 分院機構
  • 悟因長老專頁
  • 香光法語
  • 香光年度法語

分類彙整:B071 祖師法語

瀏覽文章

← 舊文章
新文章 →

修行當及時

發表於 2019 年 05 月 14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514

盡說修行不在遲,今生還有後生期;三塗一報五千劫,出得頭來是幾時。

~宋.石屋清洪禪師~

◎三塗:指三惡道(地獄、餓鬼、畜生)
劫:為古印度用來計時單位的通稱,表示極長的時間。劫又分為小劫、中劫、大劫三種。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改過智慧生

發表於 2019 年 05 月 07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507

苦口的是良藥,逆耳必是忠言,改過必生智慧,護短心內非賢。

~唐.六祖惠能大師~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繼續努力

發表於 2019 年 04 月 30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430

百尺竿頭不動人,雖然得入未為真。百尺竿頭須進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

~唐.長沙景岑禪師~

◎此勉勵我等做事即使有所成就,也還未達到極致,不可以此自滿、停頓,仍須繼續努力,才能有更大的進步。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處世泰然

發表於 2019 年 04 月 23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423

高尚之士,不以名位為榮;達理之人,不為抑挫所困。

~宋.佛鑒慧勤禪師~

◎高尚之士不為生命中種種榮辱、困頓所動,遭遇貶損、打擊、毀謗等磨難,亦不隨之浮沉、患得患失。能以遠大的目標來看待所經歷的挫折,成為突破難關的寶貴資糧。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水月兩忘

發表於 2019 年 04 月 16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416

寶月流輝,澄潭布影;
水無蘸月之意,月無分照之心;
水月兩忘,方可稱斷。

~宋.丹霞子淳禪師~

◎蘸:ㄓㄢˋ,把東西沾上液體或黏附其他物質。
此是說明禪者之心,脫離情感執著,能觀、所觀皆空寂,界限全然泯除,在空寂中含有無限生機。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處事訣竅

發表於 2019 年 04 月 09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409

用事寧失於寬,勿失於急;寧失於略,勿失於詳。
急則不可救,詳則無所容。當持之於中道,待之以含緩。

~宋‧佛眼清遠禪師~

◎處事訣竅在於能夠掌握中道的原則,凡事不操之過急,能夠包容、和緩,留有婉轉的餘地。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本自具足

發表於 2019 年 04 月 02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402

處處逢歸路,頭頭達故鄉。本來現成事,何必待商量?

~宋.神照本如法師~

◎你我佛性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。在日常生活中,時時活在當下,則處處皆是修行的道場,皆是恢復清淨本性的善因緣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本性清淨

發表於 2019 年 03 月 26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326

奇異根苗帶雪鮮,不知何代別西天?淤泥深淺人不識,出水方知是白蓮。

~唐‧趙州從諗禪師~

◎奇異根苗比喻清淨佛性。無始以來為塵垢所染,遠離西天淨土。被煩惱塵垢覆蓋的清淨佛性,需經努力修行,才能如白蓮出淤泥而不染,綻放清淨芬芳之花。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自淨其心是淨土

發表於 2019 年 03 月 19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319

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
在家能行,如東方人心善;
在寺不修,如西方人心惡。
但心清淨,即是自性西方。

~唐•六祖惠能大師~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佛法在世間

發表於 2019 年 03 月 12 日 由 香光
回覆

1080312

佛法以人道為鎡基,人道以佛法為究竟。

~明‧憨山大師~

※鎡基:鎡,音ㄗ。鎡基為一種農具,相當於今天的鋤頭。引申為基礎。

發表於 B07 香光法語集、B071 祖師法語 | 發表迴響

瀏覽文章

← 舊文章
新文章 →

最新文章_new

  • 安頓自己
  • 清理內在
  • 向家人說感恩
  • 智與慧
  • 培養慈悲

文章分類

  • A01 悟因法師點石人生 (39)
  • A011 悟因法師點石人生--《那先比丘經》 (197)
  • A02 香光講堂 (123)
  • A03 香光書香 (20)
  • A04 菩薩身影 (34)
  • A05 香光剪影 (394)
  • A06 焦點快報 (87)
  • A07 健康生活 (24)
  • A08 湧泉之歌 (3)
  • A11 活動行事 (96)
    • A111 佛學研讀班 (6)
  • A12 活動報導 (12)
  • B01 樂活.禪修 (5)
  • B02 《華嚴經.十地品》 (10)
  • B022 《六門教授習定論》 (9)
  • B03 《經集》 (7)
  • B04 正念禪觀 (1)
  • B05 閱讀經論 (19)
  • B06 經典法偈 (18)
  • B07 香光法語集 (2439)
    • B071 祖師法語 (307)
    • B072 悟因法師法語 (430)
    • B073 節日法語 (145)
    • B074 香光法語 (410)
  • B08 行門修持 (3)
  • B09 閱讀故事 (5)
  • B10 菩提道上 (12)
  • B11 蔬食 Diy (95)
  • B12 修學分享 (8)
  • C01 馬的故事 (7)
  • C02 「鷄」的佛教典故 (7)
  • C03 「鸚鵡」的佛教典故 (4)
八月 2025
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
« 七月    
 123
45678910
11121314151617
18192021222324
25262728293031

彙整

近期迴響

  • Stacey 在 悅讀《六門教授習定論》(9)
  • 邱怡倫 在 《那先比丘經》釋184─四食(二):識食
  • 李演迦 在 慈心祝福
  • 阿如 在 念佛有什麼功德利益?
  • 家琳 在 《那先比丘經》釋169─生生世世輪轉的奧祕:「行」、「業行」

其它
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文章 RSS 訂閱
  • 迴響 RSS 訂閱
  • WordPress 台灣正體中文
本站以 WordPress 建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