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那先比丘經》釋9──什麼是苦與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9──什麼是苦與樂[註1]
◎釋悟因

2-21-300漢譯三卷的《那先比丘經》,在中卷一開始,有一段文在辨析什麼是苦、什麼是樂?是在幫我們釐清所謂的修行指的是什麼。

我們一直在渴求的,環境比較順遂,不要太痛苦。佛經說世間是苦的。但是人們還是喜歡比較順遂、如意。如果考驗太多,很可能把人的整個身心都弄亂掉。

世間本來被期待是善的,而且期待它愈來愈好。但是什麼是善呢?

彌蘭陀王問那先:「人更樂者,為善耶不善也?人更苦,為善耶為不善也。」人們希望世間是快樂的、渴求快樂,而且希望更多的樂。這是善還是不善?人們經歷更多的苦痛,這是善還是不善?

彌蘭陀王是希臘亞歷山大帝的後裔,曾經統治印度一段時間 [註2]。他比較是用西方的思惟來看待佛教在說什麼。

「樂」,指的是什麼?愉悅,比較順遂、幸福、如意。人們還是希望順遂的環境多一些。

「苦」,指的是什麼?不如意,不稱我的意,不能夠隨心所欲。

不能隨心所欲,當然就有苦感。

佛經常說「人生皆苦」,這個苦是指帶有一種壓迫性、逼迫感;有些事,實在是令人不歡喜,可是它已經壓迫到我的身心上來了。這叫「苦」。

「人更樂者」,我們平常這樣就好了,如果有更多的快樂……「樂」,是一種感覺、感受。

「樂」與「苦」是同一個性質,都屬於感覺、感受。知覺上,我這樣比較舒服一點,這叫做「樂」,是一種感受、受覺;「受」又有兩種,身體的覺受和精神的覺受。

彌蘭陀王就在問那先說,感覺比較快樂、舒服、好受一些,這是善還是不善?

這裡我們必須釐清:善或不善,可以跟快樂、不快樂劃成等號嗎?性質有沒有一樣?或苦或樂,這是我的感覺,跟善惡有沒有一樣?

常常聽到一句話說,所有宗教都是勸人為善。而我們在追求的,其實是一種幸福、快樂的感覺,至少順遂一點、如意一點總是好的,但是這一定是善法嗎?換另一種說法,追求更樂,一定是善法或不善法?

佛法講的,除了善法、惡法以外,還有一種性質,非善非惡。人惟有強烈的感受才成為善、或是成為不善。人也有進入沒有強烈感受的情況,如隨口問「現在幾點?」或「外面下雨嗎?」,到底是善還是不善?處在那情況時叫做「無記」。

「無記」是人們常現起的一種心的狀態。你看小孩子在寫功課,寫著寫著,只見他手拿著鉛筆,手肘擱在桌上支著下巴,腦袋瓜不知道在想什麼,一副神遊發楞的樣子。那是「無記」的狀態。

有的人心一慌起來,就在門邊走進走出,冰箱開進開出。你問他:你是要做什麼?沒有。他自己知道他要做什麼嗎?不知道。那時候,你說那是善的還是不善的?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?都不是。這是非善非不善,是空白。我相信這是我們都有的經驗。
—————–
[註1]本文之經典原文:「王問:人更樂者為善耶不善也,人更苦為善耶為不善也?佛得無不說有樂或有苦?王言如使有為無有苦?」(大正藏第32冊,1670B經,頁709。)
[註2]約為西元前155-130之間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