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家菩薩是從沙彌、沙彌尼、式叉摩那、比丘、比丘尼的基礎來修菩薩戒。在家眾的菩薩戒則在三歸五戒的基礎上面受菩薩戒。
誰可以受菩薩戒?《梵網經》提到:「若受佛戒者:國王、王子、百官、宰相、比丘、比丘尼、十八梵天、六欲天子、庶民、黃門、婬男、婬女、奴婢、八部鬼神、金剛神、畜生、乃至變化人,但解法師語,盡受得戒,皆名第一清淨者。」無論是什麼身分的眾生,只要能聽得懂法師的教授,都可以受菩薩戒。這是大乘的精神。它的理論依據是「眾生有佛性」。
《法華經》說:一切眾生「漸漸修學,悉當成佛。」因此過去諸佛都以種種方便、示教利喜,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發菩提心也就是發佛性的心。有一位常不輕菩薩逢人就說:「汝等皆當作佛。」這是對佛陀的信仰,也是對自己成佛的期許。從「眾生皆可成佛」的理論來看,任誰都可以受菩薩戒,同時菩薩戒也是每個人都要來受持的。從開始學佛,自尊自重,知道自己有佛性可成,所有的修學,自利利他、上求下化都成了自己本分的事。
每個人都受持菩薩戒,都來實踐自己本分的事,這就構成世間共同的氣氛,也叫業行。菩薩發願修學,也不是一次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,而是這一生完成某一部分,成就個人的別業,成就大家的共業,世間的淨化是這樣的輾轉相互成就。
◎參考整理自《香光莊嚴》第99期別冊專欄「春風化雨」:〈戒香莊嚴:在家學佛的生活行儀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