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那先比丘經》釋10──再談苦與樂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10──再談苦與樂[註1]
◎釋悟因

2-21-300 「樂受」,快樂的感覺有三種相,哪三種相呢?在巴宙翻譯《那先比丘經》是說,一種是更好(善),有的變成惡法,有的是無記。

 「樂受」怎麼變成惡法呢?就像喝酒,喝的時候很快樂,好像所有的壓力都解除了。但是酒喝過後開始頭痛……事實上我沒有喝過酒無從知道,有居士跟我講,酒喝多以後,感覺到迷迷糊糊,酒入愁腸,什麼事情都忘記了,但是過後頭一直痛。所以它是善還是不善?對原來的問題有沒有解決?這都不是從字面上來理解的。

 所以善惡跟苦樂之間的關係,應該分開來說。善惡是有強烈的業的動機、業性;而苦樂是感受。善受應該用善樂來說。如果是善,應該不會受苦。但如果做善事而有苦受,應是尚未進入三輪體空,心有期待,相對的有失落感、有苦受。「苦」受,應該不是你喜歡的。

 慈善家也都鼓勵人們做善事,說做善事會得到快樂。回頭看看自己,你做善事就一定會快樂嗎?那,如果做了善事沒有快樂,下次你會鼓勵自己去做嗎?

 彌蘭陀王問那先:「如使有為無有苦?」是要怎樣才不會有苦?

 那先沒有回答問題,他反問彌蘭陀王:「如人燒鐵著手中,寧復燒人手否?」如果有人把一塊鐵塊燒熱了,鐵塊很熱,把它放在手上,會燒燙手嗎?一定會燙傷的。那先又說,「複取冰著手中,其冰寧復燒人手不?」如果再把一塊冰放到他的另一隻手,這隻手會不會被冰燒?不會。這是冰不會燒手。

 不過,彌蘭陀王回答:「然兩手皆威也。」文中的「威」,意思是強烈的刺激。一隻手是感覺很燙,一隻手是被冰凍,事實上也會受傷的。兩隻手都被強烈地刺激了。

 那先問王:「如是兩手中物皆熱耶?」兩隻手握的都是熱的嗎?王回答:「不兩熱。」不是兩個都是熱的。「兩冷耶?」兩個都是冷的嗎?也不是。是一邊熱一邊冷。

 一邊熱一邊冷,是不是加起來剛好中道?我們可能這樣想:一邊是快樂,一邊是痛苦,二邊加起來除以二,剛好是中道,這樣是不是就沒有苦了?(眾答:不是)為什麼不是?這是大家都曾有過的經驗。

 佛經所有的敘述都不是憑空杜撰,都在講我們的生活經驗。你這一次快樂,下一刻可能馬上又覺得不快樂。快樂不快樂、不快樂快樂,加加減減再除以二,豈不痛快!但,可能嗎?事實上,我們真實的印象,是一直在這樣的起伏波動當中。

 那先說:「我重問王,王前後兩熱當言兩熱,兩冷當言兩冷。何緣一冷一熱能同言燒人手乎?」這是針對方才彌蘭陀王所說:「兩者皆威也」的反問。

 熱時,強烈的感覺是熱;冷時,強烈的感覺是冷,但兩隻手一邊冷,一邊熱,回到身體的感覺,它還是各有各的管道在走,不會加起來。而且事實上哪個比較強就會佔據你心理的感受。

 王言:「智慮甚淺近,不能及是難也。願那先為我解之。」此時,王有些為難,跟那先說:「我的智慧不深,你講的我趕不上。這個問題怎麼解,請那先為我解答。」
—————
[註1]依據:大正藏第32冊,1670B經,頁709, c21-p. 710, a16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