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依自性清淨報身佛
◎釋悟因
歸依僧,歸依自性清淨報身佛,回歸自己的本願,願菩提,行菩提,當願眾生,所作皆辦,共成佛道。
我十一月十三日去佛光山說戒,戒子很多,有360位。我在佛光山的佛學院大禮堂,男眾戒子、女眾戒子都在。那天是星期天,前一天他們剛受完沙彌(尼)戒,我講「如何做出家人──出家人的本份」,講七十分鐘。
我告訴他們:出家人是剃光頭,每天早上起來摩摩頭、拉拉耳垂,告訴自己:我是一個出家人。這是一種動作,也在肯定自己,告訴自己:「我歡喜,歡喜自己是一個出家人。」
然後下床穿僧鞋,念一個偈頌,「從朝寅旦直至暮,一切眾生自迴護,若於足下喪身形,願汝即時生淨土。」《毗尼日用》中,有很多這些舉手投足的觀照。
初入佛門的修學,不須要講很深的義理,就從最基礎的,從發菩提心開始。《毗尼日用》每個偈頌,都是「當願眾生」,三歸依也是「當願眾生」。
「當願眾生」,是對眾生的悲憫,希望眾生同我一樣,得解脫、證菩提。這是教導初學者發菩提心的入門。
去佛光山演講回來,昨天與你們過堂,教你們如何捧缽。居士在一旁看了,有居士問我:「師父!那缽很重嗎?為什麼需要兩隻手捧?」
我想,也對,教大家雙手捧缽,是在說行儀。我本來想回答他,你一隻手拿缽,那另一隻手做什麼?一直講規矩,沒有人喜歡聽。
我真正要說的,此「重」非彼「重」。不是輕重的重。三衣一缽,這是被認同的符號,這缽可以接受天下人的供養,這是重還是輕?
教大家捧缽,有人認為我是在說威儀、規矩、制度,也沒錯。把缽捧起來,表示行儀。拿東西不要拿在腰以下,以前常聽人說:持戒持物要在肚臍以上。若在以下是不恭敬。因此佛桌的高度不會低於腰以下,持物供養父母都持在胸前,人體工學,這是恭敬。
雙手捧缽,言外之意,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,這身心不再拖累很多東西,只以一缽安頓三餐飲食。飲食是道,取得衣食來源也是道,怎麼吃也是道。用一缽,接受天下人的供養,滋養色身;也用這缽,與眾生結緣。
說禪,從有形的缽說,你接受這法器,也從這缽放進自己的身心。說法,可以說得巨細靡遺,有時也說不盡。以一缽、一件袈裟,都可以說禪。
這一缽飯很重,其實缽不重,真正的重是重在什麼地方?我們承受的是天龍八部、土地龍神的供養,以及居士的護持、社會的護持,我們出生在社會有信仰的地區,可以安心辦道……
我們承受了這麼多,怎麼來受用這份虔敬的供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