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那先比丘經》釋151─有情的「心」

◎釋悟因

世間無常,無常來自時間的摧化,也來自居住其中的有情之「心」的推動。

世間,分為有情世間和器世間。人類是有情之一,蟲魚鳥獸也是有情,有情居住的環境就是器世間。有情與器世間互動,形成器世間不同的樣貌;尤其「城市」的生成,於其中出出入入的各色人物,都參與了城市的形塑、建造。

舉例來說,臺灣有一處有名的地景──「萬華」,現在在哪裡?在臺北的東區。「萬華」早期稱為「艋舺」,是個港口;「艋舺」是在臺北的西南側,由於是商港,曾經盛極一時,現在則是政府機關很重要的行政區城。

時景位移,由於是有人在其中活動,「城市」也好像具有生命一般,不是固定不變的樣貌。有情之「心」的造作,形成一種影響力,稱為「業力」。

「業」這個字,在華人的世界裡一般很少使用,也不太能理解。到底「業」在哪裡呢?其實「業」是指我們的「行為」,也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、語言表達、從業就職、學習或者賺錢養家、與家人相處等等,這些都統括為一個字──「業」。

與我們比較密切接觸的是你的眷屬,例如家人,近距離的接觸往往會把微小放大,看到彼此的缺點勝於優點,因而產生怨懟、不滿,甚至動粗捉撕;現代的家人也擴及到寵物,有的人養貓、養狗陪伴自己,把牠們當家人相互繫念。

「業」這個字是印度佛教傳到中國而在中國形成的文字,也傳來中國一種不同的思想或思惟。在印度或者佛教,「業」本身是一種文化,一個系統性的思惟。

簡要的說,日常表現在我們的身體、語言的運作,都稱為「業」。當這些作為形成習慣、習以為常時,就稱為「業習」。「業」的造作或與人互動彼此產生的影響,就叫「業力」。進一步說,行為表現的好與壞,會形成好或壞的結果,稱為「業果」;善的業會有善的果實,不好的業會有不好的果實。

佛教強調果報,因為品嘗這些善果或不好的果,則是始作俑者──你的「心」會感受到善好或者苦澀、不喜歡。

有說,既然是自己造作不好的業,就自作自受罷了。其實,事情沒那麼簡單。因為一般人在受報時不是吃了苦果就完事,往往又生出瞋怒、反擊,形成因果牽連,雪球越滾越大。

佛教勸人從畏因開始,因為「業」的促動都來自我們的「心」;也就是先有意念、動機,才有這些「行為」。所以,想在世間好活,就要學會看住足下,每個「業」的當下,都是正心、正念。

文章出處: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-8-那先比丘經的啟示-105.10(第11片光碟)VTS_04_01-18:22-20:11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