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戒,「不由佛制,其性自是惡」,不是由於釋迦牟尼佛制定,而是從其本質來說即是惡法。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,這四條戒是性戒。不論你有沒有受戒,作了就有罪。
遮戒,本質上不是惡法,但它可能破壞戒法,為了保護戒法所以要制止。例如酒的本性不是惡,但是酒喝下去什麼事都幹得出來,因此要遮止不要去碰。防非止惡,這是戒律的基本精神。
《雜阿含經》說︰「有三法,一切世間所不愛念。」是哪三種法?老病死。死,沒有人喜歡。連螞蟻都珍惜生命,人更是珍惜生命。自古以來,你要活命,別人也要活命。持戒就是將心比心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以自己的心境來說,假使有人要殺我,我一定很瞋惱、很不高興。自己不高興的事,也可以體會別人的這種心境。有這種覺悟,就受持不殺生戒。持戒,最主要是知道自己的心境。
◎參考整理自《香光莊嚴雜誌》第133-1期專輯:「五戒律儀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