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撰寫學員:依培
109/09/20
悟師父上課開始,就說明此次上課主題。師父說:構成宇宙萬法的基本元素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,或說是四大(地、水、火、風)或是六界(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),但在《楞嚴經》中卻是說七大—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見、識,其中的「見」指的是七處徵心的「見性」。上次春風化雨的主題是見,屬六入中的眼「根」,此次要談「習」一習性、習慣或慣氣的習。而「根」和「習」就和《楞伽經》所說七大的中的「見性」有關。因「根」有扶塵根和勝義根,如眼有眼球和視神經,而眼睛能看到外物,不是只有眼球就可,或外在的物質即可,還要有具足能夠攝取外境,而於內界發起認知作用的識,才能看到外物,所以要根、塵相互配合才做到,這就如醫學、太空學與宗教的理論,若能互相給合 ,就能洞視生命中許多事物的微妙與奧妙。
自古以來的禪修都非常重視「根」—第一念,所以禪宗說,離心意識參,就是指直接用「根」去參。若是第一念後,生起感受,再加上思考,進而進入第六意識的分別,看某個人不喜歡,就停在不喜歡上,這就是「習」。很多的思維都在習慣上,譬如不喜歡喝茶的人,怕喝茶晚上睡不著覺,就會有不敢喝茶的習慣,而這就是思維習慣制約了一個人對人和對事的看法,也會形成一個人的生活形態及其創造的生命壇城 。
悟師父以一例說明習性對人生活形態的影響。師父說曾因好奇,去參訪一位崇尚老莊哲學之學者所創造出的莊園,一進入他的莊園但見樹木、花卉隨意生長而不加修剪,榕樹長滿垂地鬚根,雞鴨鵝等家禽到處出入覓食,狗羊牲畜四處追逐奔跑,地上到處是動物的糞便,讓人寸步難行。這位學者解說自己採取如此生活的背後老莊哲學是,生活上粗茶淡飯,一切崇尚自然,不用花時間去整理,聽他說明後,才知這些成林樹木,禽畜隨意而居,看似雜亂卻亂中有理,它是學者心中的老莊生活。每個人生活居住的地方都是自己的壇城,佈置成這樣或那樣是依自己的習慣或想法佈置的,有人要整齊,有人要清潔,這都是一種習慣的累積。
佛教所說的五蘊中的色蘊(物質)有二種: 一是純物質,另一是心理物質(與精神和合產生的名色),純物質大如星球,小至原子、核子、質子、量子等,甚到可依科技再細分,如佛法所說的極微,而其他四蘊(受、想、行、識)屬於精神,識緣名色,精神無法單獨存在,需與心念合一,就像眼根加上眼識才能引起看到外境,而引起心念起伏。講佛法,不能單說精神部分,也要講人與物質之間或環境 、社群之間的關係。修佛法求解脫不是個人的事,心擴散多大,受跟想就有多大,生命壇城也跟著放大,修法要觀想周邊萬物的依存,好比行為要與想法及思維結合,才能達到希望的目標。
《三字經》一開始說:「人之初、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。」佛法中的中觀、唯識乃至所有佛經也都是在講「性」和 「習」二字。習的字形如鳥在學飛的樣子,一直在成長,人的「根」也在成長。從入胎時,色法與精神結合,眼耳未生時就已有生命。十二因緣即從胚胎說起。現在的父母常說,小孩要早早受教育,不要輸在起跑點上,其實早在母胎中就開始學習受教,之後父母盡其所能給予孩子,孩子的根性就在慢慢學習中成長。
儒家說「人之初,性本善。」善是學習而來的,佛家說人要修行,透過內在思惟、自覺。人活在世間,保護自己,佔為己有,都是習所成性,習慣是慢慢累積,變成存下來的種子。佛教的理論思維是永遠無法回到過去,只有當下承受,看清周圍,一直往前走,抄經也是如此,每一筆都在當下,每一常下永遠是開始,生命永遠是開始,永遠是空性。性是積累下來被認定的感覺,但可以藉心念修行而改變。
師父以生動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,說明一位居土如何幫助被關四十年的受刑人,以心念改變生命的故事。最後悟師父勸勉大家說: 我們行為的結果都會落下成為阿賴耶識的種子,永遠不會消失,學佛要積累善的種子與資糧。被認同的「性」(個性)都是由心念所造成,佛法的核心叫因緣,各種條件是因緣所生法,上課是因緣,抄經也是因緣 ,緣所生在此刻成形,緣生性在個人而言是習,還可以改善或改變,人透過自覺,用心作意就能改變因和緣,而成佛作祖,就是要靠自己點點滴滴地累積善因和善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