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嘉義訊)108年專注力精進全國教師研習營,今天在嘉義縣竹崎鄉香光寺舉行3天,來自全台130多名教師參加,在臨床心理師的帶領下,透過正念呼吸、正念吃葡萄乾等方式,體會五種感官的專注,藉此提升、精進專注力。
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主辦,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系、香光寺協辦的全國教師專注力研習營,今天禮請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暨社區醫學部副主任許瑞云、台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石世明、中正大學助理教授許秋田、音樂心靈推廣協會執行長梁庭等人授課。
許瑞云以「身與心專注力之培育」進行專題演講,她以臨床經驗指出,「只要懂得孩子,孩子就會變好」。每個人有自己的天賦,「孩子不是壞,只是壓力大!」只要孩子有興趣,自然會活出光和亮。
許瑞云期勉教師、家長支持孩子的夢想,遠比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更重要。她說,拿掉貼在孩子身上的標籤,帶著愛與支持,支持孩子發展出最好的自己,就可以讓彼此輕鬆活在當下。
她也以常見的飲食習慣、長期服用過動藥物的孩子以蔬食治療後的差別為例,傳授「覺知飲食」,並以走路練習,教導如何把「氣」引到腳底,以及「金雞獨立」等方法來對治孩子的散漫心。
石世明分享「正念專注力發展之教學」,以傳遞杯子、氣球手臂遊戲,引導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。他說,「正念」不等於正向思考。心要回到當下並不容易。我們的心經常交給自動導航(慣性),而正念就是覺察,在每一時刻與自己的感受與經驗接觸。
他以美國正念中心(CFM)創辦人卡巴金(Dr. Jon Kabat Zinn)教授的名言「正念是刻意地將注意力放在當下,對於一刻接著一刻所顯露的經驗,不給予評價,所升起的覺察」引導學員了解正念,請學員「不要被過去的劇本所綁架」。
石世明指出,正念的基本態度是:靜觀、有意識地、不加批評地、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察覺、藉以瞭解自己、培育智慧與慈愛。
他以「正念呼吸」、「五感專注」引導學員練習正念融入生活。其中的正念呼吸三步驟為:「接納現狀」(不抵抗、不追隨);「專注當下」(溫柔帶回呼吸);「擴展全身」:清楚每一時刻。
最後,石世明以五種感官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)的專注作結,他讓學員用眼睛看、用耳朵聽、用鼻子嗅、用舌頭嘗、用身體去感受,讓「五感」體會葡萄乾在嘴巴裡咀嚼的感覺,開發專注與覺察。
傳授「益智與專注」的許秋田表示,台灣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,老年失智的問題愈來愈受到重視,老了腦神經就不再生長,但根據科學實驗,適當的刺激,大腦神經仍會持續生長,失智症是可預防的。
許秋田以《一個人,不老的生活方式》一書作者吉澤久子為例,久子老奶奶年過95,仍以積極的心態,不嫌麻煩,願意花心思動手做家事,並且樂於其中,因此前額葉的思考腦區不僅沒退化,仍然在成長。她的心保持在當下,專注、覺察周遭事物,「慈悲接納便是預防失智,讓大腦持續活化的關鍵所在」。
主講「音聲聆聽與專注力」的梁庭表示,音樂使人了解自己的內在經驗,為我們的情緒與情感賦予結構與意義;音樂具有恢復人格完整的力量,可以強化人生。
她說,音樂的頻率可以讓一盤散沙有序化,「簡單的法,不用外求,本自具足」。人聲是樂器中的樂器,透過耳朵專注讓自己的心收攝回來。
梁庭以A、O、U三個母音唱誦,讓學員感受聲音的震動,當三部合誦時,教室內自然產生梵音;課程並吟誦李煜的「浪淘沙」,最後以梵音的「嗡」作結,為地球獻上祝福。
一天的課程,小組分享時,幾乎所有的老師回應,今日的課程講師強棒、內容豐富、收穫滿滿!紛紛表示學到很多法寶,開學後可以運用到教學上,讓學生能有效專注,自己教學者也可以能量滿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