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7香光人文講座.第五場】〔學員心得〕
把握當下看生死
◎蔡美玲
不管過去還是現在,總會有一些人,忌諱談生死。其實,忌諱是沒有用的,生死是一個很現實、很真實的事情,人們遲早總是要面對它!接受它!有首歌《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》歌詞的內容是這樣的:「歲月在你我呼吸間流浪,當終點抵達,那些想望休息了嗎?身心在日出日落間耗轉,當無常宣判,你的心回家了嗎?周遭一幕幕演出,不存在的陌生,尋尋覓覓哦,斷線珍珠怎麼接?失落的音符,怎麼唱?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,你將如何度過今天?我用溫暖守護生命,讓浪花留了痕,我用覺照守護健康,讓轉輪點了光。」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,我們將如何度過今天呢?我們要做什麼呢?我們能做什麼呢?這是件值得深思的問題呀!
本次研習活動專題講座主要由臺大醫院姚建安醫師「從醫學觀點談生死」;黃鈺媖律師「以法律觀點談臨終與往生相關法律問題」;黃木村老師「人體自癒療法:如何提升自我免疫力」以及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「佛教的生死觀」等。
在課程中有許多的體會與領悟,與大眾分享。人喜歡生,不喜歡死,主要原因是:生,我能感受到、我知道;死了以後,我不知道,我畏懼、我害怕我不知道的未來。若能把中國那句古話「視死如歸」,把死亡看成似回家一樣,回家是件令人歡喜高興的事,這樣不論生也好、死也好,都沒有什麼可以介意害怕的事了。楊柳枯了,有再青的時候,花兒謝了,有再開的時候,為什麼我們人不能再來呢?其實「生」,就已經知道要死;「死」,也不必悲傷,知道又要去生了。生了要死,死了又要生,它是輪迴的。所以,生也不必太歡喜,生也可能很辛苦;死也不必悲傷,可能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。
「用平常心來看無常的生死」,生是好、是不好,這不一定的,不過我們可以把它做得很好。孔老夫子曾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可見,我們要能懂得生,進而去推而想像,也會知道死。死亡是不可避免的,不過若可以死得很安然、很自在,看得透、放得下,這也是很幸福的事。
世間上,什麼東西最平等?它就是「生死」!不論帝王將相、家財萬貫、貧窮乞丐,不管誰,生了以後都要死,這是很平等的,很必然的,很普遍的,沒有什麼特權的。它也不會受任何外力量來擺布,主要還是在於我們自己的行為,也就是我們的業力、願力來決斷生死。在生之年,是否給人懷念,讓人讚美,多少善念善行,會助長我能往生佛國?因此,更應謹慎收攝自身口意的行為,立德立言立功,不得不慎啊!
今年一共舉辦5場,場場精彩。感謝有此機緣,參與今年最後一場的香光人文講座:生死管理。認識生死、了解生死,甚至學會如何處理生死、安排生死,至於是否能達到了生脫死,就得看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了!
最後,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心得:如果今天是我們這世的最後一天,「謝謝、對不起、我愛你」趕快將它說出口!永遠不要做明天會後悔的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