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的部落格,願這座虛擬的知識殿堂,開啟您智慧的泉源;在這裡尋訪到生命中的善知識,取得終身學習的資源。
世間的人、事、物,
非我可以掌握改變,
卻可換個角度面對。
心的不可思議──
外境不會改變,
自己念轉即變。
想要多一點時間,處理事情;
想要多一點空間,存放物品;
這些想要源於內在的「貪」。
照見內在貪,如實接納現況,
盡心盡力而為,一切皆安好!
當我發心做善事或助人後,
無得到別人的肯定或致謝,
我更要深深地向自己致謝,
您已盡心努力,辛苦您了!
這就是對自己的慈悲回饋。
追溯捨不得丟的心理,
背後常是安全感不足。
減少囤積造成的壓迫,
才是真正的疼惜自己。
在對別人慈悲時,
也要對自己慈悲,
才是真正的慈悲。
當心情或情緒不好時候,
說話語氣易充滿殺傷力,
無形中也是在折磨自己,
學心寬善待自己與因緣。
人會有生老病死狀況,
能如實接納它的發生,
就會更珍惜相聚時光。
當你慈心對待周遭人,
別人卻是冷漠回應時,
回到初心尊重己決定。
想要不受煩惱的牽絆,
就要對人事物的執取、
愛欲繫縛逐漸地遠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