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的部落格,願這座虛擬的知識殿堂,開啟您智慧的泉源;在這裡尋訪到生命中的善知識,取得終身學習的資源。
當負面情緒生起時,
先覺察自己正處於不悅,
看住「不悅」這念的生起,
不在內容打轉、不另作想像,
「不悅」的情緒很快會消失。
未來生活,沒有必然一定會幸福,
但能把握現在所擁有,是最幸福!
當心提不起勁時,
給自己鼓勵,生起善法欲──
一切的發生,只是暫時的現象,
我心喜悅善法,烏雲終會過去。
因迷惑三毒,造成心的不悅,
如是修心的排毒──
貪欲生起,當修少欲;
瞋恚生起,當修慈心;
愚癡生起,當修智慧。
身體會記憶心的活動狀態,
故心有不悅,要立即排毒,
否則積太多不悅毒會生病。
全然接受自己的有限,
並不代表我是很糟糕;
認識自己有限與脆弱,
會找到自己最佳狀態。
不悅的情緒發生時,要導引心情排毒,
了知這些是苦、無常、生滅、不恆久,
若執取它,時間久,易殘害自己身體。
握在手中的東西不放開,
就無法再拿取新的東西;
當決意放下手中的東西,
才可能再接納新的事物,
心的執取,會漸漸鬆動。
想關心別人,
非說或做自己認為需要的,
而是真心瞭解對方的需求,
適時合宜的提供相應所需。
多與少、好與壞、大與小、得與失……
一切有較量分別的都是生滅相,
得到不執取、失去不難過,
面對它,回歸初心原點,易得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