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的部落格,願這座虛擬的知識殿堂,開啟您智慧的泉源;在這裡尋訪到生命中的善知識,取得終身學習的資源。
您的背後一直有一個人,
默默在支持、關心著您,
那個人是誰?就是自己;
所以要好好的疼惜自己。
不聽人我是非,就不易感召是非;
常說柔軟慈語,就易接收慈心語。
有好心情,就易相應好因緣;
有好心情,就易得到好人生;
培養好心情,就在此時此刻。
放下對事物等的執念,
因沒有永恆不變之物,
也無真正屬於我的物,
一切物都只有使用權。
覺察到自己受慣性支配時,
要決心擺脫所有負面習氣。

農曆二月二十一日,是普賢菩薩聖誕;
普賢菩薩以「願行廣大」為菩薩典範,
時值佳節,令人想起普賢菩薩的警眾偈,願共勉之:
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!
當勤精進,如救頭燃,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!
將吃苦,當成是吃補;
即是當痛苦來臨時候,
接納它轉為生命養分。
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日,
觀世音菩薩是慈悲與智慧的典範,
時值佳節,讓我們學習祂的五觀──
遊化人間,培養五種修行力:
真觀、清淨觀、廣大智慧觀、悲觀、慈觀。
【註】五觀
真觀:空觀,觀一切外境,皆是緣生之法。
清淨觀:假觀,不與染法相應,遠離我執、法執二法。
廣大智慧觀:中觀,以自心清淨故觀於真俗二諦之法。
悲觀:將眾生之苦視為己苦,誓願拔除眾生痛苦。
慈觀:為令眾生謀求幸福,給予安樂。
慈心:願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;
悲心: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;
喜心:願一切眾生隨喜眾喜悅;
捨心:願一切眾生發展平等心。
學習隨喜,就是培養自己
擁有欣賞他人善行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