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就是要學: 對過去不眷念; 對未來不期待; 對當下不執取!
五欲多,增貪; 善欲少,無力; 藉覺知善調欲, 身心趨向平衡。
註:五欲,指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
食太多與太少,皆傷身體; 適量的飲食,是慈心待己。
不與人比較,是善待自己; 不與人爭執,是減少執取。
求不得,許是一種遺憾, 但不見得會造成身心苦; 若去相應遺憾,才是苦。
新的開始,願自己心得自在, 願我及一切眾生平安、喜樂!
無論之前,自己過得如何, 時間過去,心就跟著過去; 回到當下,當下是最美好!
憤怒,本來沒有, 只因心相應情境, 憤怒由此而生起; 遠離境心得自在。
情緒是內心對外的映照; 情緒生起,多一分覺照, 就可以成為情緒的主人。
別人拒絕我時,不難過, 別人只是現在不需要我, 我要更珍惜、愛護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