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敢輕慢您,您們是未來佛

1021017《妙法蓮華經.常不輕菩薩品》裡:記載一位「常不輕菩薩」,他看到任何一個人,不管老少、在家出家,他都生起恭敬心禮拜對方,並說:「我深深禮敬您們,您們都是未來佛,我不敢輕慢您們!」

試想面對任何一個人,能無畏懼別人的眼光禮拜對方,不僅在修己驕慢、修忍辱,也深信每一個人未來都有成佛的可能性,更可貴的是他出於內心的尊重每一個人。讓我們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,面對週遭的每個人,都可以如是觀:「我不敢輕慢您,您們是未來佛!」

【原文】比丘,不專讀誦經典,但行禮拜,乃至遠見四眾,亦復故往禮拜讃歎而作是言:「我不敢輕於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。」

人命就在呼吸間

1021015您認為人的一期生命有多長?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裡有一段佛陀與弟子的對話,佛陀問比丘:人命有多長?弟子回答:數天的時間,佛陀說您還不明瞭。又問另一位比丘,弟子回答:就在一頓飯之間,佛陀說您還是不明瞭,於是又問另一位比丘,弟子回答:人命的長短就在呼吸當中,佛陀說:對的!您終於明白。

想想生命一口氣不來,即面臨生死交戰。生命的可貴不在長短,而是在一呼一吸剎那、無常當中都能如實了知、珍惜。

【原文】佛問沙門:「人命在幾間?」對曰:「數日間!」佛言:「子未知道!」復問一沙門:「人命在幾間?」對曰:「飯食間!」佛言:「子未知道!」復問一沙門:「人命在幾間?」對曰:「呼吸間!」佛言:「善哉,子知道矣!」

懺悔自六根著手

1020829-1古德云:「一切業障海,皆由妄想生,若欲懺悔者,端坐念實相,眾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,是故應至心,懺悔六情根。」過失源於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與外境接觸,產生作用,故懺悔常由六根著手,而最究竟的懺悔是平常就對六根就做好嚴謹的管理與檢視。

解夏自恣日

1020821今日農曆七月十五日,是佛門裡出家人經過三個月結夏安居用功之圓滿日,故稱為「自恣日」,在這一天,僧人會聚集一處,將自己三個月來用功的心得互相分享,若見到有不如法之處,也會舉罪、求懺悔,故這一天也稱為「佛歡喜日」。

三個月來,您怎麼度過的?是沐浴在法喜中,或是在苦中生惱,一樣的
日子,決定是快樂或痛苦,別人都僅是外緣而已,重要的是我自己決定怎麼過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