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的部落格,願這座虛擬的知識殿堂,開啟您智慧的泉源;在這裡尋訪到生命中的善知識,取得終身學習的資源。
給別人一點信心,
自己就會有信心。

多讚嘆人可除嫉妒心,
期待別人多一點讚嘆,
自己要先多讚嘆別人。
我們連自己的心,都難以掌控了,
怎麼能期待別人,都要隨順我意,
放下對別人期待,才會活得自在。
「無為」並不代表「無能」,
「無為」即是一種「無我」,
不執著我及我所有,心包太虛。
凡人常因為沒有安全感,
而用身口意攻擊週遭人,
如此以為會較有安全感,
結果是反效果。
對治沒有安全感的藥方,
就是要學習感謝與知足;
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
對自己所擁有的要知足。
凡人常為了追求某種特殊感覺,
不自覺讓自己付出很大的代價,
要記得「感覺」是一種無常法,
每次出現的「感覺」總會不同,
不要被自己的「感覺」迷失了,
一念不覺,受傷最大的是自己,
要學習如實去面對所有的真相。
轉念之後就容易轉變,
轉變之後就會有轉動,
轉動之後就開始轉業。
註:「業」是造作、作為的意思。
因為「親」才會有「冤」,
因為我們自認為與對方夠親,
以我們自認為對他好的方式,
強迫、要求對方接受、遵從,
對方卻不解,造成彼此傷害。
放下這錯誤認知,才能離苦。
「親」更需要彼此「尊重」,
非要求對方,否則易結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