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的部落格,願這座虛擬的知識殿堂,開啟您智慧的泉源;在這裡尋訪到生命中的善知識,取得終身學習的資源。
煩惱的來源常是因為–
愛和別人比較、計較,
瞭解因緣果報總平等,
學習不比較、不計較,
心包太虛則知足常樂。

當父母逐漸年老,自己體力逐漸不能自主時,
我們必須開始學習面對自己及身邊人的老化,
學習如實的面對老化、接受老化、安置老化,
面對老化:覺察現況、勇敢面對。
接受老化:了知現況、願意承擔。
安置老化:改變現況、合宜養護。
從身心變化體會無常,更易珍惜眼前所擁有。
將您對別人與自己的所有期待、
希望、恩怨等人事糾葛歸零時,
壓力才會減低、沮喪才會消失,
一切重新開始,才會有新希望。
生氣常是將他人的錯誤,
轉回來激怒或折磨自己,
學習看清生氣的因與緣,
慈心寬心對待所有發生。
就如常人所云:
人若氣您,您不氣,您若氣了中他計,
不氣不氣,不能氣,氣壞身體沒人替。
改變習慣,就從當下每一念開始,
審視自己念頭,化為行動當作意,
不要讓自己成為習慣、習氣奴隸。
天氣炎熱,心情容易煩躁,
安頓自己身心的最好方法,
就是學習觀察自己的呼吸,
心繫呼吸,調節身心能量,
熱氣易消除,您可試看看!
時值農曆六月十九日,觀世音菩薩成道日,
省思「成道」。相信所有的成就,都曾面臨
「痛苦的修鍊」才會到達目的。
因此不管您的工作、生活、感情、身體或
修行面臨痛苦煎熬時,絕不要逃避,
因為苦難是跨越成功的門檻,遇到時,
心平氣和尋找問題的原因,解決方法,
若真的無法解決時,就學習轉念面對,
相信如此做,我們都可以滿願、成就。
學習不預設立場,破除自己原先的想像,
會讓我們更易活在當下,如實接受當下。
放下並非放棄不管事,
而是放手不執著己意,
接受接納所有的發生。
因覺知自己有限,願接受他人建議,
因覺知自己不足,願意不斷的學習,
因自己虛懷若谷,會得到別人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