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好苦啊!?

佛陀指出苦是世間的實相,首先要觀察、體認種種身心內外的現象,都具有苦的本質—逼迫性、不圓滿等等,並且是變動不恆常的,而我們之所以受苦的根源就是對那無常事物的渴愛和執取。為了從苦迫中超越出來,要斷除愛取的苦因,我們必須採取正確的方式,發起精進行動,才能達到苦,才是最究竟的快樂。


所以我們就認為,學佛會變苦,對一切事物應該抱持「厭離」的態度,生活十分枯燥乏味,一點也不享受生命的每個時刻……

然而,一行禪師在〈更好的捕蛇方法〉文中,提醒我們學佛應避免錯解,真正的學佛是學活,活得美好又自在,享受而非享樂,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,卻不耽溺執著。

以下為節錄



根據《蛇經》所說,我們學習佛法時必須小心。因為如果我們對佛法的理解有錯誤,就有可能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。佛陀說,領會佛法就像捕蛇。如果你抓住蛇身,它會轉過頭來咬你。但是如果你懂得怎樣去捉它,用叉子叉住它的頭的下部,它就無法傷人了。

「如果你不是全心全意的聽法,你就可能對法產生錯誤理解,這種錯誤的理解給你和他人帶來的弊端要大於好處。在學習佛法方面,你要小心謹慎。」

在《了知捕蛇的更好方法經》中,有位名叫阿栗叉(Arittha)的比丘說,佛陀教導我們,感官享受不是修行的障礙。他的同修們試圖勸阻他這樣說,但是他繼續堅持這一觀點。聽說這件事之後,佛陀把阿栗叉叫來,當著很多比丘的面前問:「阿栗叉,你說我教導你們感官享受不是修道的障礙,這是真的嗎?」阿栗叉回答說:「是的,世尊,我確信,根據您的教言精神,感官享受不是修道的障礙。」


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這一段,也作了一些研究。當你讀任何一部經的時候,你都應該時時想到這部經的背景,及佛陀的整個教導,這樣你才能夠領悟到真正發生的事情。我發現阿栗叉是位有智慧的比丘,富有人格魅力,他曾經聽佛陀講苦行的事,佛陀把他六年苦行的經歷講給大家聽。佛陀總結說,苦行是無益的,為了開悟,修行者必須照顧好自己的色身,所以他接受了乳糜和優樓頻螺(Uruvela)村民供養的其他食品。

佛陀是一個快樂的人,他很有能力欣賞一個優美的清晨或一杯澄清的水。一次,他與阿難站在靈鷲山上,指著下面的稻田說:「阿難,稻子熟了的時候,這些稻田多美啊。我們把出家人的長袍設計成這種圖案吧!」另外還有一次,路過毘舍離城時,佛陀說:「阿難,毘舍離多美啊!」又有一次,摩訶男(Mahanama)國王請佛陀和他的比丘們吃飯時,佛陀作了如下評論:「摩訶男供養了我們最好的齋飯。」可見佛陀對飯食的質量有清醒的認識。

我曾遇見某些出家人,不敢講他們吃的東西味道很好。一次在泰國,有人供養我香美的大米和芒果。我很喜歡吃,於是告訴主人:「好香啊!」我注意到泰國的出家人沒有人這樣說,但是我認為,只要你認識到事物無常的本性,和你享受你周圍,或內在的事物是沒有什麼妨害的。你渴了的時候,享受一杯水又有沒什麼錯?事實上,為了能夠真正地品味它,你必須安住於當下。

一朵花凋謝時,我們不會哭。我們已知道它是無常的。如果我們練習對無常的本性保持覺照,我們就可以少受些痛苦,多享受些生活。如果我們知道事物是無常的,當下就會珍惜它們。我們知道我們所熱愛的人具有無常性,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盡最大的努力使他們活得幸福。無常不是消極的,一些佛教徒以為我們不應該喜歡任何東西,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。他們認為解脫就是擺脫一切,因而不應該喜歡任何東西。但是,當我們把鮮花供養佛陀的時候,我相信佛陀看到了花的美麗並深深地欣賞它們。看來阿栗叉(Arittha)沒能將享受身心的良好狀態,和沉溺於感官欲樂區別開來。

本篇發表於 快樂自然美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*

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trike> <strong>

Anti-Spam Quiz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