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實面對情緒 〈做情緒的主人〉
有段描述自己情緒的文字寫著:「儘管我快五十歲了,我其實還是像個少女一樣,也會驚慌失措、也會傷心喪志,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?我畢竟還是可以像個少女一樣,從一本小書中找到安慰、找到力量 。」
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,都會有情緒,情緒的管理一樣需要學習,在情緒的處理上,大人不一定就比較成熟。問起現代的小學生:「你快樂嗎? 」答案往往令人意外的,雖然豐富的物質享受讓「生理的感受 」〈身受〉無憂慮,但這並不意味「心理的感受 」〈心受〉就能夠得到快樂。雖然如此,身心還是彼此影響,身體的病痛也會影響心情,如久病的人因身體的痛苦,心情沮喪,甚至選擇自殺逃避。或者像肥胖的人以吃的滿足感來填補內心的空虛,一樣都是身受牽引心受。
面對身體感受牽引心理感受部分,佛教中有很清楚地探討:
「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,於諸五欲生樂受觸,受五欲樂,受五欲樂故,為貪使所使;苦受觸故,則生瞋恚,生瞋恚故,為恚使所使。於此二受,若集、若滅、若味、若患、若離不如實知,不如實知故,生不苦不樂受,為癡使所使。 」 〈《雜阿含經》四七○經〉
當身體有樂受時,就會引起快樂的情緒;當身體有不舒服的感受時,就會引起不滿或憤怒的情緒,心受到身體的影響如此之大,快樂與痛苦的關鍵竟然來自感受,當了解這一點時,我們會發現心自主的能力很弱很弱。而佛法就是要教導我們如實地看到這些苦樂受的無常變化,讓心不再跟著聞雞起舞,可以自主與控制,而這就是情緒管理的作用。
如何才能夠面對苦樂的變化,正確調伏自己的情緒,做情緒的主人呢?對此佛陀是這樣解釋的:
「云何受如實知?謂六受。眼觸生受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生受,是名受,如是受如實知。云何受集如實知?觸集是受集,如是受集如實知。云何受滅如實知?觸滅是受滅,如是受滅如實知。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?謂八聖道,正見,乃至正定,是名受滅道跡,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。云何受味如實知?受因緣生喜樂,是名受味,如是受味如實知。云何受患如實知?若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是名受患,如是受患如實知。云何受離如實知?若於受調伏欲貪、斷欲貪、越欲貪,是名受離,如是受離如實知。 」〈《雜阿含經》四二經〉
以下以表格表示並標示情緒教學的重點:
七處善
|
如實知內涵
|
如實知情緒
|
「受」
|
眼觸生受。耳.鼻.舌.身.意觸生受
|
能知道自己情緒的存在及特徵
|
受「集」
|
觸集
|
能知道情緒從何而起
|
受「滅」
|
觸滅
|
能知道情緒從何而滅
|
受滅「道」跡
|
謂八聖道。正見。乃至正定。
|
能知道管理情緒的方法
|
受「味」
|
受因緣生喜樂。是名受味
|
能知道有些情緒會令人貪戀不知節制
|
受「患」
|
若無常.苦.變易法
|
能知道情緒起落對身心的影響
|
受「離」
|
若於受調伏欲貪.斷欲貪.越欲貪
|
能知道平穩情緒的重要性及技巧
|
味、患、離三者的關係,佛使比丘《一問一智慧 》有易懂的例子:「換句話說,有個藏著鉤的餌懸在那裡,『味 』是美味的餌,勾引魚兒上鉤;藏著的鉤是『患 』,即藏在餌中危險又殘酷的惡毒力量;『離 』是那戰勝鉤、餌的善巧,為了吃到餌又能不上鉤,魚兒必須有這種善巧,這時餌再也沒有餌的功能,只是個美食,魚兒可以愉快地吞下它,而不會被鉤住。……因此,我們應該常以這五種屬性看世間。世間的一種屬性──『味 』 〈餌〉,引誘我們沉溺其中,昏昧不醒、盲目無知,看不見也聽不到其他的一切,這樣餌裡就藏著鉤,人被鉤在世間而不得逃脫,只得沉溺在世間 〈苦〉中。 」
課堂上我們以不同的例子將「味、患、離 」觀察的過程跟同學分享,希望能藉由時時觀察、認識自己身心感受的變化,幫助同學調伏情緒並遠離情緒變化所帶來的過患。